刘玉
-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以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8月—2024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收治的行PCI的AMI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心脏康复组和个性化有氧运动组,各56例。常规心脏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心脏康复,个性化有氧运动组患者接受以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功能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VO_(2))、无氧阈(AT)〕、运动耐量〔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评估〕以及生活独立性〔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估〕。结果 干预过程中,常规心脏康复组有5例失访、1例主动要求退出研究,个性化有氧运动组有2例失访、4例主动要求退出研究,两组最终各纳入50例患者。干预6个月后,两组LVEF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LVEDP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且个性化有氧运动组LVEF及其差值高于常规心脏康复组,LVEDP及其差值低于常规心脏康复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peak VO_(2)、AT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个性化有氧运动组peak VO_(2)、AT及其差值高于常规心脏康复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6MWD分别长于本组干预前,FIM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且个性化有氧运动组6MWD及其差值长于常规心脏康复组,FIM评分及其差值高于常规心脏康复组(P<0.05)。结论 以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可改善AMI患者PCI后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生活独立性。
- 蒋云娟刘玉李兆伟卞伟峰刘安玲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康复有氧运动
- 弹丸注射不同剂量三磷酸腺苷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0例,52处临界病变(狭窄程度为40%~70%)为研究对象进行FFR测量。将不同剂量的ATP[60μg(IC1)、100μg(IC2)、150μg(IC3)、200μg(IC4)、250μg(IC5)]以弹丸注射至靶血管,然后肘静脉以140μg·kg-1·min-1速度泵入ATP(IV组),分别测定并记录FFR值、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随着冠脉内弹丸注射剂量的增加,FFR值逐渐减小,但IC4组与IC5组的F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1组FFR值明显大于IV组的FFR值[差值为(0.021±0.012)分,P<0.05];IC4、IC5组的FFR值明显小于IV组[差值分别为(-0.030±0.015)分,P<0.05及(-0.031±0.017)分,P=0.001]。各组间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患者出现ATP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安全性相同前提下,相比于静脉泵入ATP,冠脉内弹丸注射ATP的剂量为200μg时诱发最大充血状态效果更佳。
- 刘亚圆刘俊周利民刘玉程昭栋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7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3.0%和4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距(P<0.01);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美托洛尔,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玉周利民王三刚程昭栋
- 关键词:美托洛尔参松养心胶囊室性早搏
-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抗栓方案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关于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不同抗栓方案的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依据患者出院后使用的不同抗栓方案分为3组,即三联抗栓组(TT组,30例)、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组(WS组,30例)、双抗组(DT组,30例)。3组其他辅助用药基本相同。记录随访12个月的临床终点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总体卒中风险较高(CHA2DS2-VASc评分≥2分占58%),出血风险稍低(HAS-BLED≥3分占49%),3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抗栓治疗组的MACCE发生率最低(6.7%),且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3,P=0.045)。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TT组和DT组有差异(χ~2=5.454,P=0.021),其余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TIMI主要出血发生率无差异(χ~2=0.000,P=1.000),三联抗栓治疗组TIMI次要出血发生率较高(13.3%),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577)。结论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从缺血性卒中率和MACCE率来看,TT组要优于DT组,WS组与DT组和TT组之间无差异。
- 董玲玲刘俊吴继雄周利民刘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抗栓治疗
- 胱抑素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统计冠心病不同发病阶段的胱抑素C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急性发病的相关性;结合冠状动脉积分系统对每一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1.选择...
- 刘玉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检查
- 文献传递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脂蛋白a、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左心房内径(LAD)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选择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AF分为2组,AF组50例,非AF(NAF)组50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Lp(a)、Apelin-13、TGF-β1水平,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F组Lp(a)、TGF-β1水平及LAD升高,Apelin-13水平降低,与NA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TGF-β1、舒张压及LAD为AF的危险因素,Apelin-13为AF的保护因素(P<0.05),且Lp(a)、TGF-β1、LAD及Apelin-13对AF具有预测价值(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Lp(a)、TGF-β1、Apelin-13对LAD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P>0.05)、-0.04(P>0.05)、-1.22(P<0.05)。结论 Lp(a)、TGF-β1及LAD为AF的独立危险因素;但Lp(a)、TGF-β1与LAD无明确相关性;Apelin-13作为AF独立保护因素,与LAD呈负相关。
- 徐小红刘玉唐婕琼杨莹沈童童
- 关键词:心房颤动脂蛋白APELIN-13转化生长因子Β1左心房内径
- 益生菌辅助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老年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n=52)及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HF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益生菌辅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水平、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增加(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心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且该联合治疗方案对于提升HF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刘玉徐小红杨诺言曾子康
- 关键词:益生菌心力衰竭心功能免疫功能营养状况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用于指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的患者共46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标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2例).结果 两组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63.20±9.92)min、置入支架数量(0.50±0.65)支及造影剂用量(182.94±39.30)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t=2.69,P=0.01;置入支架数量:t=2.56,P=0.02;造影剂用量:t=6.98,P=0.00),对照组与观察组心绞痛及MACE发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流储备分数是对冠状动脉狭窄行PCI治疗的重要指导参数.
- 周利民刘玉程昭栋安成玲王自立刘亚圆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
- 食管鳞癌中CD151、ERK1/2表达及血管生成拟态存在的临床意义
- 研究背景及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EC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第三位和第四位,以食管鳞癌(ec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刘玉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
- 心率震荡在HFpEF患者心律失常再入院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异,分析HRT与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2例HFpE...
- 刘玉张军周利民
- 关键词:心率震荡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