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于富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癌
  • 6篇肝移植
  • 5篇细胞
  • 5篇肝癌肝移植
  • 4篇肿瘤
  • 3篇切除
  • 3篇阻断
  • 3篇免疫
  • 3篇肝门阻断
  • 3篇肝脏
  • 2篇蛋白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预后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手术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叶于富
  • 11篇郑树森
  • 8篇周琳
  • 5篇冯晓文
  • 5篇谢小军
  • 4篇谢海洋
  • 3篇严盛
  • 3篇俞军
  • 3篇刘原兴
  • 2篇金丽明
  • 2篇余晓波
  • 2篇杨喆
  • 2篇耿磊
  • 2篇赖明春
  • 2篇徐骁
  • 2篇王汀
  • 2篇鱼达
  • 2篇王雁
  • 1篇白雪莉
  • 1篇吴健

传媒

  • 2篇2012中国...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缺血处理模式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背景经典的Pringle肝门阻断技术常用于肝脏切除手术,然而,随着现代外科技术迅猛发展,直接借助于高超的外科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手段完成肝脏切除可大大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但是,一些高难度的肝脏外科手术,如活体移植肝的...
金丽明刘原兴谢小军叶于富杨哲鱼达冯晓文周琳郑树森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门阻断大鼠肝脏细胞形态
Galectin-1减轻Flt3L诱发的小鼠同种异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相关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小鼠同种异体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小鼠同种异体肝移植在没有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自发形成免疫耐受,但其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小鼠同种异体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过程,探讨Th1及相...
叶于富
关键词:肝移植淋巴细胞凋亡急性排斥反应
文献传递
不同肝门阻断模型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影响的比较
背景经典的Pringle肝门阻断技术常用于肝脏切除手术,然而,随着现代外科技术迅猛发展,直接借助于高超的外科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手段完成肝脏切除可大大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但是,一些高难度的肝脏外科手术,如活体移植肝的...
金丽明刘原兴谢小军叶于富杨哲鱼达冯晓文谢海洋蒋国平周琳郑树森
关键词:肝门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肝脏酶肝脏手术细胞形态
胆囊癌根治性目的切除术后并发症对不良结局影响的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性目的切除术后并发症对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胆道外科学组全国多中心数据库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家医学中心收治的62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25例,女404例;年龄为(64±10)岁。患者均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性目的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和不良结局发生情况。(2)影响患者术后不良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人群归因分数分析。采用链式方程多重插补法处理预测变量的缺失数据,对结局变量缺失的患者采用多重插补后删除策略。采用方差膨胀因子检验评估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严重程度。构建含对数链接和稳健误差方差的多变量泊松回归模型,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3节点)处理连续变量的非线性关系,计算调整后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使用R软件中AF软件包对每个插补数据集计算调整后人群归因分数,并依据Rubin规则进行合并。结果(1)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和不良结局发生情况。629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性目的切除术,14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积液68例,肺部感染39例,胆漏21例,腹腔出血12例,肝衰竭11例,胰瘘、切口感染、胃瘫各10例,胆管炎、脓毒症各7例;同一例患者可发生≥1种并发症。629例患者术后90 d内死亡19例,缺失11例;术后90 d内再手术42例,缺失7例;术后90 d内再入院44例,缺失3例;术后住院时间延长155例,缺失3例。(2)影响患者术后不良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人群归因分数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肝衰竭是影响患者术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3.74、12.15,95%CI为1.18~11.83、1.98~74.48,P<0.05);肺部感染人群归因分数最高为4.61%(95%CI为3.94%~5.28%,P<0.05)。腹腔积液、肺部感染、胆漏、腹腔出血是影响患者术后90 d�
刘智鹏陈诚白洁江艳张东郭伟王志鑫蓝翔叶于富吴兆平周进学金烁朱沂陈伟尹大龙程遥戴海栗张磊陈志宇
关键词:胆道肿瘤并发症短期预后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Treg细胞、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以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reg细胞百分率为(0.03±0.01)%,明显低于对照组(0.4±0.02)%(t=-3.681,P=0.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GF-β1[(1.40±1.16)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75±0.81)pg/ml](t=2.376,P=0.021),但IL-10水平在精神分裂症组[(0.12±0.25)pg/ml]和对照组[(0.12±0.26)pg/ml]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2,P=0.66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百分率与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452,P=0.018),与年龄、病程和精神症状无相关性;TGF-β1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和精神症状之间均无相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reg细胞百分率与IL-10、TGF-β1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抑制机制受损,Treg及TGF-β1可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失衡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满丽陈京凯叶于富许毅胡少华胡健波周韦华魏宁戚洪莉许委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杭州经验
肝移植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针对难以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能取得较好的总体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但是,肝移植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影响了肝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针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这一国际热点,...
叶于富严盛徐骁吴健王伟林周琳郑树森
Th17/IL-17在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根据分泌细胞因子和生物功能的不同,传统上将CD4+T细胞分为Th1、Th2两类效应性细胞亚群以及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Th1和Th2细胞之间存在着精密的信号网络通路,以分泌IFN-γ为代...
叶于富谢小军周琳谢海洋余晓波冯晓文郑树森
关键词:乙型肝炎外周血肝组织病理乙型肝炎患者
文献传递
B7-H1/PD-1通路在乙肝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感染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
叶于富谢小军冯晓文王雁周琳郑树森
关键词:乙肝病毒免疫逃逸
RhoGDIs家族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的影响
赖明春周琳谢海洋杨喆叶于富郑树森
微创时代下的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
纵观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历史,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经历了保守治疗与积极手术干预的反复争执。近20年来,随着对SAP发病机制和演变过程的...
叶于富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介入治疗微创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