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39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s精确检验。结果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1.80岁,63.31%的患者FIGO分期为Ⅰ期,总体预后相对较好,5年总生存率为84.63%,5年无病生存率为72.95%。ⅠA期与ⅠC1期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C1期与ⅠC2期和ⅠC3期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总的生存时间的因素有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满意的瘤体减灭术。FIGO分期与是否化疗耐药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相对其他上皮性卵巢癌发病年龄早,诊断时多为Ⅰ期,早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术中破裂并不影响Ⅰ期患者的预后,FIGO分期和化疗耐药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艳 赵婷 王肖 卢媛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 预后 无病生存率 总生存率 化疗耐药 全麻诱导前加温SLIPA喉罩对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预先加热流线形尾管的咽部气道(streamlined liner of pharyngeal airway,SLIPA)喉罩的安全性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只SLIPA喉罩连同纸塑包装一起预先放至42℃暖箱中,24 h后取出打开包装以无菌棉签擦拭表面进行细菌培养,室温放置的10只SLIPA喉罩同样进行细菌培养。选择全麻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对照组(各50例);加温组在全麻诱导前先将SLIPA喉罩预先放入42℃暖箱中1 h,诱导后将加温的SLIPA喉罩涂抹石蜡油后进行置入;对照组则在全麻诱导后将室温SLIPA喉罩涂抹石蜡油进行置入;所有喉罩置入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记录喉罩置入时间、最大气道密封压、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喉罩拔除后血迹阳性率、咽喉痛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两组SLIPA喉罩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加温组和对照组喉罩置入时间分别为(7.1±2.5)s和(8.8±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最大气道密封压分别为25.1 cmH2O和23.5 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后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较置入前均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温组喉罩拔除后血迹阳性率、咽喉痛发生率以及咽喉痛评分(12%、56%、1.4±1.1)显著低于对照组(40%、100%、3.1±2.4)(P<0.05)。结论 SLIPA喉罩预先加温有利于置入,并可以降低置入后相关并发症。 耿桂启 陈颖洁 刘海恋 刘艳关键词:SLIPA喉罩 咽喉痛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卵巢肿块剥除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对其预后的影响,分析卵巢肿块剥除术用于临床明显早期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50例患者无失访,随访时间3~207个月。FIGO分期:ⅠA期34例,ⅠC_1期10例,ⅠC_2期3例,ⅡB、ⅢB、ⅢC各1例。卵巢肿块剥除术组、患侧附件切除术组、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100%、86.8%、100%。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45例患者中,明显早期患者42例。50例患者中无病死,总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91.0%。50例患者中,复发4例,复发后3例患者接受补充手术治疗、1例接受辅助化疗,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病理提示复发病灶为成熟畸胎瘤。45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中,44例月经恢复正常,仅1例术后月经周期缩短。术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13例,其中11例患者成功受孕并正常分娩,2例患者至研究末期未孕(1例因输卵管因素、1例原因不明)。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初次治疗时多为早期,对局限于卵巢的明显早期的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可行卵巢肿块剥除术,术后根据病理分级选择化疗方案。 刘艳 王肖 赵婷 卢媛关键词: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附件切除术 化疗 苏醒期瞳孔大小预测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可行性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瞳孔大小预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70例。手术均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实施。在患者入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时记录瞳孔的大小,根据瞳孔大小将患者分为2组:A组(瞳孔直径〈2 mm)和B组(瞳孔直径≥2 mm),比较2组以鼻导管吸入3L/min氧气状态下即刻(0min)和2、4、6、8、10、20、30 min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ation saturation,SpO2)值。结果:入PACU后2 min和4 min时,A组患者SpO2值明显低于B组,6 min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PACU时瞳孔越小,2 min后SpO2数值越低,两者呈线性相关(r2=0.4268);通过瞳孔大小预测入PACU后10 min内,SpO2最低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表明瞳孔大小预测术后低氧血症的准确性非常高,最佳的判断阈值为2.25 mm,其预测术后低氧血症的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100%。结论:苏醒期瞳孔大小与全身麻醉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入PACU时通过检查瞳孔大小可以对有呼吸抑制倾向的患者加强监护。 董苏琳 刘艳 耿桂启 孙申 黄绍强关键词: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低氧血症 瞳孔 298家助产机构产科麻醉护士人力资源现况和岗位任务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产科麻醉护士人力资源现况和岗位任务特征,为完善产科麻醉护士岗位管理和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1—3月选取全国298家助产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产科麻醉护士人力资源及岗位管理调查问卷”和“产科麻醉护士岗位实践内容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麻醉护士岗位任务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全国298家助产机构共有产科麻醉护士507人,年龄主要为30~39岁(50.7%),学历以本科(82.1%)为主,职称以护师和主管护师(84.0%)为主,麻醉护理工作年限多为≤10年(79.5%)。麻醉护士岗位角色以产科麻醉总务护士(47.9%)、产科手术间麻醉护士(44.8%)和产科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士(59.0%)为主。产科麻醉总务护士岗位任务主要分为二类,Ⅰ类为麻醉药品、仪器设备管理和感染控制工作;Ⅱ类为麻醉相关收费。产科手术间麻醉护士岗位分为四类,Ⅰ类和Ⅱ类多为手术间常规麻醉护理操作,多由麻醉护士自主执行或在麻醉医师间接监督下执行;Ⅲ类和Ⅳ类多为特殊检验和操作。产科PACU护士岗位分为二类,Ⅰ类是基础任务,包括剖宫产术后病情观察、转运、健康教育及麻醉后住院随访等;Ⅱ类是进阶任务,包括全麻剖宫产气道管理、术后麻醉及手术并发症识别处理等。麻醉门诊护士岗位分为二类,Ⅰ类包括术前麻醉评估;Ⅱ类包含合并症孕产妇术前指导、麻醉后并发症识别处理和随访等。疼痛管理麻醉护士岗位分为三类,Ⅰ类是疼痛管理基础操作;Ⅱ类包括疼痛评估、镇痛前准备、并发症识别处理和镇痛效果评价;Ⅲ类为实施不同途径镇痛措施。结论产科麻醉护士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有待提升,岗位实践内容呈阶梯化功能制特征,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麻醉护士人力结构配置和工作模式,合理分配岗位任务,优化麻� 董苏琳 夏海鸥 黄绍强 孙申 刘艳 顾春怡关键词:产科 麻醉护理 岗位任务 卫生人力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97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共132例,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并随访预后,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32例患者年龄10-63岁,平均(25±9.43)岁。其中未成熟畸胎瘤56例(42.4%),卵黄囊瘤28例(21.2%),无性细胞瘤28例(21.2%),混合性细胞瘤18例(13.6%),其他2例(1.5%)。FIGO分期:Ⅰ期115例(87.1%),Ⅱ期6例(4.5%),Ⅲ期9例(6.8%),Ⅳ期2例(1.5%)。共随访4-207个月,其中失访5例,失访率3.8%;复发13例,死亡5例;5年无病生存率86.7%,5年总生存率95.2%。单因素分析显示,保留与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5%vs 78.2%),对5年总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5%vs 85.4%,P=0.041);肿瘤FIGO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1,P=0.029)。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发病年轻,预后良好,FIGO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年轻未生育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于明显早期患者可不进行完整分期手术,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大网膜切除术。 蒋红元 刘艳 王肖 赵婷 卢媛关键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分期手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