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胜兵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口
  • 2篇切口感染
  • 2篇腹部
  • 2篇腹部切口
  • 2篇腹部切口感染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血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内分泌
  • 1篇胰腺内分泌肿...
  • 1篇引流
  • 1篇愈合
  • 1篇水样腹泻
  • 1篇肿瘤
  • 1篇胃酸
  • 1篇胃酸缺乏

机构

  • 3篇德阳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刘胜兵
  • 2篇王爱东
  • 2篇李田刚
  • 2篇李承钢
  • 1篇李健波

传媒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二例被引量:1
2015年
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tumors,VIPo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由于D1细胞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而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等表现.我院于2010和2011年收治2例该病患者,症状均典型,手术切除肿瘤后症状均消失,报道如下.
李健波谢仁俊刘胜兵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瘤胰腺内分泌肿瘤胃酸缺乏细胞分泌水样腹泻低钾血症
超早期缝合联合VSD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超早期缝合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切口感染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超早期缝合技术,治疗组采用超早期缝合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炎症因子水平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第3、5、7天,治疗组的CPR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早期缝合技术联合VSD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爱东李承钢谢仁俊李田刚刘胜兵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腹部切口感染
超早期缝合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究超早期缝合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腹部切口感染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传统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进行超早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第3、5、7天炎症因子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早期缝合技术,可缩短住院时间1~2周以上,并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王爱东李承钢谢仁俊李田刚刘胜兵
关键词:腹部切口感染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