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财政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甜瓜
  • 5篇间作
  • 4篇盐碱
  • 4篇盐碱地
  • 4篇碱地
  • 3篇增施
  • 3篇砂地
  • 3篇籽瓜
  • 3篇西瓜
  • 3篇向日葵
  • 3篇利用效率
  • 3篇花生
  • 3篇工程化
  • 2篇地膜
  • 2篇野生西瓜
  • 2篇有机肥
  • 2篇有色地膜
  • 2篇原位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生理生化特性

机构

  • 1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甘肃省农业工...
  • 3篇西北矿冶研究...

作者

  • 15篇刘斌
  • 8篇陈亮
  • 6篇陈年来
  • 5篇寇燕燕
  • 3篇刘涛
  • 3篇颉建明
  • 3篇安力
  • 2篇杨世梅
  • 1篇纪海波
  • 1篇孙小妹
  • 1篇陈菁菁
  • 1篇蒋志荣
  • 1篇张凯
  • 1篇谢飞
  • 1篇魏慧
  • 1篇王小娟
  • 1篇顾群英

传媒

  • 8篇中国瓜菜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全国西瓜甜瓜...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砂地籽瓜与花生间作模式初探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在甘肃省靖远县旱砂地选取了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50、60 cm)进行籽瓜/花生间作模式研究,通过对间作模式下籽瓜和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探究该间作模式的可行性及花生适宜间作密度。结果表明:间作花生后,籽瓜的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缩短,种子的千粒重显著提高,单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下降,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3种花生间作密度下,与单作籽瓜经济效益相比,1 hm2经济收入分别提高6.1%、16.3%和2.3%,增加收入1 064元、2 487元和395元,经济效益明显。旱砂地籽瓜/花生间作模式具有可行性,适宜的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50 cm。
刘斌寇燕燕刘涛安力陈亮凌文波
关键词:籽瓜
不同颜色地膜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甜瓜生长、光能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不同颜色地膜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和光能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颜色地膜覆盖[黑膜(B)、黑白相间膜(W)、上银下黑双色膜(S)]和3种生物有机肥施肥量[1800 kg·hm^(-2)(H)、1200 kg·hm^(-2)(M)、600 kg·hm^(-2)(L)]对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P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地膜处理下,S膜处理甜瓜的平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PUE较覆透明膜不施生物有机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23.35%、20.50%、23.61%,且显著高于W膜和B膜。甜瓜生育前期,在提高甜瓜叶面积指数和比叶质量方面表现为S膜>W膜>B膜,生育后期为S膜>B膜>W膜。S膜覆盖甜瓜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3.52%和26.21%,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了17.07%。在不同处理组合下,SM、SH较其他组合处理增加了甜瓜全生育期的蔓长和比叶质量、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及成熟期的茎粗,提高了甜瓜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方面,SM、SH处理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PUE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4.54%、22.98%、23.61%和24.95%、21.74%、25.00%。综上,建议河西走廊沙漠绿洲灌区甜瓜种植地膜颜色为上银下黑双色膜,增施生物有机肥用量为1200 kg·hm^(-2)。
刘斌刘斌陈亮寇燕燕陈亮
关键词:甜瓜有色地膜生物有机肥光能利用效率
不同盐碱地改良材料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明确不同盐碱地改良材料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向日葵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处理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向日葵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用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处理的土壤p H值较不施用改良材料分别降低9.2%、13.8%,脱盐率分别为21.4%、27.2%,向日葵株高分别提高了17.1%、16.0%,茎粗分别增加19.6%、24.7%,分别增产22.9%、19.3%,差异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单一施用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两种方案的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改良治理和开发利用景电灌区盐碱地、促进当地农作物增产提质的参考方案。
肖玉珠刘斌
关键词:土壤盐碱化向日葵
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不同铺设量对景电灌区萝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有效解决景电灌区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采用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在景电灌区大田条件下,以萝卜为试材,不铺设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为对照(CK),研究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不同铺设量(3.5、3.0、2.5、2.0、1.5、1.0 t·667 m^(-2))对萝卜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铺设量处理下,3.0 t·667 m^(-2)处理的土壤pH和全盐含量最低,脱盐率最高,达到了38.80%,萝卜的出苗率也最高,为95.24%,各生育期萝卜的叶长、叶宽和叶片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及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干质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对照。在各处理中,3.0 t·667 m^(-2)处理萝卜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23%和3306.42 kg·667 m^(-2),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景电灌区盐碱地上铺设3.0 t·667 m^(-2)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可实现萝卜优质高产的目标。
史中兴廖赞陈亮陈亮寇燕燕刘斌寇燕燕
关键词:萝卜盐碱地
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及甜瓜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23年
为探究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的治理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核心材料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不同铺设量(45.0、37.5 t·hm^(-2))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高(1800 kg·hm^(-2))、中(1200 kg·hm^(-2))和低(600 kg·hm^(-2))]对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和甜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铺设量处理下,45.0 t·hm^(-2)处理的土壤pH值下降了0.95,脱盐率达40.15%,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甜瓜产量(42 708.65 t·hm^(-2))显著高于CK。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下,45 t·hm^(-2)处理下高施肥量的土壤有机质(14.12 g·kg^(-1))、脲酶活性(9.47 mg·g^(-1)·24 h^(-1))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量。综上,在民勤绿洲应用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技术较优效果的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铺设量为45.0 t·hm^(-2),增施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1800 t·hm^(-2)。
朱琪史中兴寇燕燕刘斌刘斌陈亮
关键词:甜瓜土壤酶活性
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对土壤养分及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为探索高效实用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和改良材料,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中所用核心材料凹晶材料不同铺设量(3.0、2.5、2.0、1.5 t·667 m^(-2))对盐碱地土壤养分和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凹晶材料铺设量下,3.0、2.5 t·667 m^(-2)处理的脱盐率为33.86%、35.43%,2.5 t·667 m^(-2)处理的土壤pH(8.07)最低、有机质含量(8.61 g·kg^(-1))最高,经济产量(2911.33 kg·667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在民勤绿洲盐碱地治理中,盐碱原位工程化技术可以作为土壤盐碱化改良和治理的技术方案,获得甜瓜较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凹晶材料一次性铺设量为2.5 t·667 m^(-2)。
寇燕燕史中兴刘斌
关键词:甜瓜盐碱地民勤绿洲
引发处理对野生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解决野生西瓜种子萌发率低和发芽不整齐的问题,以河沙为引发基质,研究了基质湿度和引发温度、时间对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引发温度对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而基质湿度和引发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质湿度、引发温度和时间对野生西瓜种子活力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交互效应,适宜引发条件组合是:基质相对含水率75%、引发温度6℃、处理时间9 d。引发处理后,种子电解质泄露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
陈亮刘斌麻玉梅陈年来
关键词:野生西瓜种子引发固体基质
西瓜品种叶部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西瓜叶片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找寻能表征西瓜品种抗旱性的叶部特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9个已知抗旱性强弱的西瓜材料叶片结构、水分生理和气孔特性。结果表明:利用西瓜材料单叶面积、叶片解剖特征(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下表皮和栅栏组织/叶片厚)和气孔特性(气孔的长/宽、气孔密度、气孔导度、气孔开口大小、单位叶面积气孔相对面积)隶属函数值判定的耐旱级别与大田直接鉴定所得的耐旱等级正相关。西瓜叶片的解剖特征和气孔特性可用于品种抗旱性鉴定,但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判断西瓜品种的抗旱性。
陈菁菁孙小妹纪海波陈亮刘斌陈年来
关键词:西瓜抗旱性鉴定指标隶属函数法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旱砂地籽瓜/花生间作模式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严重的现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旱砂地新型种植模式(籽瓜/花生间作模式)下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 cm、50 cm、60 cm)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权重侧重籽瓜产量和产籽率、权重侧重经济效益下,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60 cm的关联度均为最大,分别为0.718 0、0.692 3和0.730 8,株距为40 cm次之,分别为0.657 3、0.647 0和0.662 4。表明花生间作株距60 cm为该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密度。
刘斌安力刘涛蒋志荣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间作模式
不同颜色地膜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地温、杂草生长和甜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不同颜色地膜和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甜瓜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甜瓜为试材,以覆透明膜不施生物有机肥为对照(CK),研究了3种不同颜色地膜覆盖[黑膜(B)、黑白相间膜(W)、上银下黑双色膜(S)]和3种生物有机肥施肥量[1800 kg·hm^(-2)(H)、1200 kg·hm^(-2)(M)、600 kg·hm^(-2)(L)]对土壤热效应、杂草生长和甜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不同颜色地膜在甜瓜整个生育期中早晚均能增加土壤温度,对农田土壤温度具有低温阶段增温和高温阶段降温的双重调节作用,增温效果为S膜>W膜>B膜,降温效果为S膜>B膜>W膜,降温和保温效应主要表现在甜瓜生育前期,增温效应表现为前期>中期>后期,保温效应为前期>后期>中期。3种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杂草的防效均高于CK,S膜覆盖的杂草株防效、鲜质量防效较B膜和W膜覆盖分别提高了6.5%、92.2%和7.0%、131.1%。产量方面,S膜、B膜覆盖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0.5%、11.2%,不同增施有机肥施肥量下,S膜覆盖条件下的中施肥量较W、B膜处理(除BH处理)和CK显著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在河西绿洲灌溉条件下充分考虑覆膜控草的栽培需求下,综合土温、甜瓜果实性状及产量因素,较优的地膜覆盖颜色为上银下黑双色膜,适宜增施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1200 kg·hm^(-2)。
刘斌刘斌陈亮寇燕燕陈亮
关键词:甜瓜有色地膜生物有机肥杂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