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贤军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压力
  • 2篇叠前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反演
  • 2篇层压
  • 1篇道集
  • 1篇地表
  • 1篇地表一致性
  • 1篇地表一致性反...
  • 1篇地应力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叠前反演
  • 1篇叠前去噪
  • 1篇叠前时间
  • 1篇叠前时间偏移
  • 1篇页岩气水平井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作者

  • 6篇邹贤军
  • 2篇陈亚琳
  • 1篇郁飞
  • 1篇罗兵

传媒

  • 2篇江汉石油科技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储层压力预测及高压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地层压力是反映页岩气保存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响页岩气产能的重要因素。涪陵页岩气田构造特征复杂,地层压力变化大,如何准确预测地层压力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尤为重要。在对现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Eaton法作为涪陵页岩气田地层压力预测的首选方法,并结合涪陵地区地质特征,通过"纵向分段、平面分区、多井联合"的方式对正常压实趋势线的建立过程进行质控,以提高单井孔隙压力预测的精度,通过广义线性反演为核心的高精度地震层速度处理技术提高三维孔隙压力预测精度。此外,基于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以及有机质演化特征、构造地质特征,对涪陵地区页岩层段的高压成因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涪陵地区志留系页岩层段的压力异常是由欠压实、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3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亚琳郁飞罗兵邹贤军
关键词:页岩气地层压力异常高压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横向各向同性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被引量:13
2018年
页岩由于矿物的定向排列等因素呈现出各向异性,基于各向同性模型的地应力计算方法已不适用。综合测井、岩心实验、压裂施工等数据建立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横向各向同性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垂向有效压力与横波速度关系模板,预测地层压力;利用通过岩石物理建模的方法计算求取目的层的Biot系数;采用速度回归拟合的方法求取页岩横向各向同性介质6个刚度系数,计算横向、垂向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应用结果表明横向各向同性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地层情况。
邹贤军陈亚琳
关键词:横向各向同性地应力地层压力
纵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在页岩气裂缝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裂缝直接影响页岩气的保存和渗流能力,裂缝的有效预测对水平井轨迹设计和后期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HTI介质中纵波NMO速度随观测方位角呈椭圆分布,依此理论,对工区叠前CMP道集进行方位角道集的划分与预处理,在处理好的分方位角道集上提取目的层NMO速度,对速度点进行平面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依据椭圆特征对工区的裂缝密度与方向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有较高的吻合度,证明了利用纵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进行页岩裂缝预测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邹贤军
关键词:HTI介质方位各向异性
机器学习在焦石坝页岩气水平井横波预测中的应用
2019年
页岩气水平井的横波测井资料在岩石力学计算、地应力评估、可压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常规测井资料的预处理,采用皮尔逊相关优选特征曲线,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的比较,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了焦石坝地区页岩气水平井的横波,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今后的测井资料解释提供技术借鉴。
邹贤军
JSB地区叠前反演道集优化处理被引量:3
2015年
叠前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含气性检测和甜点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预测效果除了受反演方法本身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受道集数据质量的制约。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以构造成像为主要目的,难以满足叠前反演、定量解释分析的要求。本文依据叠前反演对道集质量的要求出发,针对JSB工区CRP道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叠前去噪、道集拉平等方面的道集优化处理。通过JSB工区叠前AVO同时反演的应用证明,道集优化处理提高了道集质量,改善叠前反演效果。
邹贤军
关键词:叠前反演叠前去噪同时反演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在万城地区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多个地震工区连片处理时,需要做好连片一致性处理,避免因区块连接处资料品质的差异而影响对区域地质规律的统一认识。针对研究区内四块地震资料的实际情况,连片处理时进行了极性调整、振幅一致性处理、子波及相位一致性处理以及面元均化等一致性处理,处理后剖面工区拼接处的一致性较好,成像清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邹贤军
关键词:连片处理面元均化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