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因恶性梗阻性黄疸在我院行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与预防。结果 5例患者在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发生率为5.8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与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相关(OR=20.615,95%CI=2.219~199.622)。5例患者中4例(80%)通过B超定位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缓解,1例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结论术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支架植入术并发急性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保守治疗不佳时,及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支架植入术并发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 盖吉钦倪雷赵威秦建民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引流
- 结石嵌顿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处理与并发症预防(附36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石嵌顿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巧与并发症预防。方法2009年6月~2014年6月急诊LC治疗结石嵌顿坏疽性胆囊炎36例,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以显露胆囊壶腹,减压后显露困难者需要切开胆囊壁取出结石,紧贴壶腹部采用刮吸钝性分离胆囊前和后三角区,显露胆囊管,近胆囊侧夹闭、离断胆囊管;结石嵌顿致胆囊管径较大夹闭困难,采用4号可吸收线缝扎或胆囊颈部胆囊黏膜残留。结果 LC 35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平均80 ml。住院时间3~10 d,平均4.5 d。1例术后胆漏,保守治愈。无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无腹痛、黄疸、胆管狭窄和继发性胆管结石等发生。结论重视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精细的操作和合理处理是LC治疗结石嵌顿坏疽性胆囊炎的关键。
- 秦建民倪雷赵威张敏陈诚潘刚陈腾
- 关键词:坏疽性胆囊炎结石嵌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肝癌微创治疗的指征与临床处理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发或转移性肝癌微创治疗的指征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2008年1月-2015年1月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肝癌微创治疗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36例,微波消融治疗(microwavecoagulationtherapy,MCT)34例,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percutaneou$radiofrequencyablmion,PRFA)12例,B超导向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therapy,PEIT)14例,TACE联合经皮MCT(PMCT)治疗16例。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治疗有效。结果胸腔积液发生26例,不同程度发热82例,肝脓肿6例,腹水1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出血、胆漏、邻近脏器损伤和死亡。每一种微创治疗有效率50%以上,尤其肿瘤热消融治疗达到80%以上,3年生存率达到50%。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组3年、5年生存率(50%、31%)显著高于单一TACE治疗组(16.7%、2.8%)(x2=4.676,P=0.031;x2=6.229,P=0.013)。结论严格掌握各种微创治疗指征,依据患者肝功能和肿瘤特点采用个体化的微创治疗方案,适时选择多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是提高微创治疗复发与转移性肝癌疗效的重要措施。
- 秦建民顾新刚王之吴旸倪雷赵威盖吉钦陈腾
- 关键词:肝癌复发微创治疗
- 纳米载药系统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中药挥发油因其生物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用于医学以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不同疾病。然而,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高挥发性、低水溶性和稳定性差以及与其使用相关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因此,通过将挥发油封装在纳米载药体系如纳米粒、纳米乳、微乳、脂质体中来保护挥发油。本文对纳米载药系统在中药挥发油中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概述了每一种纳米载药系统各具有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为进一步开发中药挥发油的新产品提供参考。
- 杨波周阳王福玲成秉辰江蔚新张彦辉赵威
-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纳米载药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