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东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雷达干涉仪定位体制相位优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干涉仪定位体制相位优化方法,包括:在卫星研发阶段,对天线进行相位一致性优化、接收通道相位一致性优化、射频电缆相位一致性优化、天线安装误差优化;卫星入轨后,在地面建设标校站,通过建立误差模型和在轨标校,进...
- 王淼王梦园马琴高翠东侯筠仪
- 小卫星组批研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 当前全球太空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卫星低成本批量生产是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低轨小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容易组网的特点,在低轨移动通信和遥感领域优势明显。研制单位主动谋划,积极探索低轨小卫星星座建设,针对组批研...
- 高翠东王谦莫鑫李愚吕铁军刘佳王雪霏李潇
- 关键词:小卫星星座
- 一种用于小卫星的数据广播分发单元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卫星的数据广播分发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加密模块和射频模块。本发明采用了一体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思想,满足了小卫星平台对载荷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切实需求。
- 严林芦伟高翠东刘志佳郭琪
- 文献传递
- 一种绕飞编队卫星星间链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建立高精度相对定位编队卫星的星间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绕飞编队卫星星间链路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我国首次以InSAR为背景的任务,以某绕飞编队星座星间链路系统总体方案为例,利用STK/MATLAB分析软件,对天线覆盖区与组阵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了系统优化,包括星间轨道构型、天线设计组阵图、天线安装位置、链路预算、星间通信措施设计分析以及电磁兼容性分析等。结果表明:基于GPS的编队卫星能够从系统角度优化设计建立星间链路,从而完成编队跟飞、绕飞期间的星间通信与测量任务,为卫星建立星座构型、相对定位测量提供了可靠、稳定的传输通道。该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卫星或其他类型卫星星间链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张蕾严林高翠东臧荣春陆波
- 关键词:编队飞行卫星星间链路
- 一种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对相对定位精度的修正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对相对定位精度的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两个目标均载有GPS接收机及GPS天线,利用GPS卫星信号对两个目标进行相对定位;确定两个目标的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根据所述天线相位中心变...
- 左莉华黄繁荣魏蛟龙唐祖平高翠东
- 一种跟踪中继星的程控与自跟踪联合模式测试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一种跟踪中继星的程控与自跟踪联合模式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目标角度输入设备向终端控制模块提供中继卫星程控目标角度信息,终端控制模块按照此程控目标角度信息生成指令控制天线转动模拟器跟踪目标轨迹;信标和角误差发生模拟器...
- 石雷张蕾刘志佳李红宝高翠东赵键杨芳宫景丰辛保礼李琳琳阎诚
- 文献传递
- 反极化干扰信号对5米S-SAR卫星测控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2025年
-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测控天线组阵增益方向图受SAR天线反射会在对地面形成反极化增益。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测控天线反极化增益带来的干扰对统一S频段(USB)应答机星地接收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卫星布局优化测控天线组阵方案,并对优化后的天线组阵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反极化干扰信号对星上USB应答机及地面测控系统的性能影响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地面测试验证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测控天线组阵增益影响验证方法正确可行。对卫星入轨后测控情况的监视判读结果表明:卫星在轨测控跟踪连续,无异常中断现象,优化后的卫星测控天线组阵性能可以满足卫星测控需求。
- 高翠东杨争光陈娟
- 关键词:测控系统天线组阵干扰信号
- 一种用于小卫星的数据广播分发单元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卫星的数据广播分发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加密模块和射频模块。本发明采用了一体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思想,满足了小卫星平台对载荷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切实需求。
- 严林芦伟高翠东刘志佳郭琪
- 文献传递
- “天绘一号”卫星在轨性能评估被引量:6
- 2012年
- "天绘一号"卫星是中国新一代传输型摄影测量卫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基于CAST2000小卫星平台研制。01星于2010年8月发射成功,02星于2012年5月发射成功。经过在轨测试,两颗卫星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天绘一号"卫星在轨性能测试的结果,为该卫星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宝贵数据。
- 李岩陶志刚李松明郭志胜史简高翠东
- 关键词:测绘相机
- 一种基于ASIC架构的星载S频段扩频测控应答系统
- 一种基于ASIC架构的星载S频段扩频测控应答系统,涉及星载测控应答机设计领域;包括双工器、上行混频模块、模数变换模块、ASIC模块、晶振、数模转换模块和下行混频模块;射频通道采用了小型化设计,将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集成在一...
- 何钐王淦宁金枝高翠东李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