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停

作品数:88 被引量:4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中药
  • 16篇中医
  • 12篇新药
  • 10篇中药新药
  • 7篇制剂
  • 6篇中医药
  • 5篇新药研发
  • 5篇辨证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增生
  • 4篇前列腺
  • 4篇中医体质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毒性
  • 3篇咽炎
  • 3篇药品
  • 3篇药效

机构

  • 4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河南中医药大...
  • 10篇国家食品药品...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研究...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四川省中医药...
  • 4篇国家药典委员...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5篇王停
  • 18篇荆鲁
  • 9篇王琦
  • 8篇高志卿
  • 7篇郑燕飞
  • 7篇苏泽琦
  • 6篇杨忠奇
  • 6篇陈聪
  • 5篇李英帅
  • 5篇白明华
  • 5篇王济
  • 5篇高学敏
  • 5篇彭莉
  • 4篇张德芹
  • 4篇张磊
  • 4篇张俊华
  • 4篇姚建平
  • 4篇韩玲
  • 4篇李品
  • 4篇高健

传媒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河南中医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河南中医药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医药通报
  • 2篇中医研究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药品标准
  • 2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年份

  • 9篇2025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步七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四步七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根据妇女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不同生理特点,采用中药口服法、中药灌肠法、宫腔治疗法、穴位注射法、频谱照射法、阴道超导法、静脉给药法(即四步七法)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40例,同时设中药口服组、中药灌肠组、西药组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24%,妊娠率72.94%,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四步七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满意。
赵芳王臻鲁献斌陈何红王停杨德凤李萍秦月好
关键词:不育女(雌)性中西医结合疗法综合疗法
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创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家共识
2025年
医疗机构以具有临床实践基础和丰富人用经验数据成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中药新药创制的“摇篮”。为有效推动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的转化,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新药转化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共识专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围绕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政策与技术评价的2条主线,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特色优势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形成4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达成的专家共识旨在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源自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高质量研发及转化,以期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新药遴选、培育及转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中药新药开发效率,更精准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刘莉张磊元唯安杨忠奇张俊华王保和胡思源叶祖光韩玲周跃华杨子锋高蕊杨明王停夏结来庾石山范骁辉华桦贺佳陆茵王忠窦金辉李耿董宇于浩瞿礼萍唐健元
关键词:中医临床实践中药新药指标体系
对“系列方药”同步转化的创新中药研发注册路径的思考被引量:6
2022年
自我国实施药品注册管理以来,中药注册分类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指导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及传承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余年间,中药新药创制均基于"一方一药"的注册转化模式。该模式借鉴了现代药品的研发注册制度,虽然贴近中医临床中的"守方守法"用药,但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求因的序贯治疗思想和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疗手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处理好保持中药传统优势与现代药品研发要求的关系"。因此,现阶段中药研发的技术要求和注册制度需要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符合中医药理论特点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路,更多地基于临床思维去思考设计。该文结合我国中药注册监管情形和现代药物研发模式转变,分析当前"一方一药"研发注册模式的局限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切合中医临证思维、还原中医临床实景的"系列方药"同步转化的研发注册新模式,希望有助于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艾彦伶唐健元周刚张磊瞿礼萍黄诗尧杨忠奇元唯安周跃华王停赵军宁孙晓波肖小河杨子锋刘清泉朱明军冷向阳谢春光柴嵩岩
关键词:中药新药系列方药
论方剂运用的多元性被引量:1
2001年
王停
关键词:方剂中医药疗法
消癥液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模型大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 基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鼠模型探讨消癥液治疗SPID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90.00 mg·kg^(-1)),红虎灌肠液组(4.50 mL·kg^(-1)),消癥液低、中、高剂量组(2.25、4.50、9.00 mL·kg^(-1))。利用混合菌液联合机械损伤法制备SPI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子宫系数、组织病理情况及血常规指标,检测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以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结果显示,消癥液治疗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消癥液治疗组,尤其是中剂量组,子宫系数降低,病理变化改善,白细胞水平下降,TLR4、MyD88、p-IκBα/IκBα、p-IKKβ/IKKβ、p-p65/p65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 消癥液能够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机体炎症状态,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有效治疗SPID。
刘震马筠程王宇僖田源李倩王筱竺刘逍遥徐文慧高健王伟玲王停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NF-ΚB信号通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100例被引量:13
2001年
以中西医结合及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外邪内伤致痰浊、瘀血瘀阻胞脉胞络,导致不孕。治以顺应人体月经生理周期,采用综合疗法的治疗模式,以激发自身调节,恢复生殖功能。
陈何红王臻王停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抗生素
基于CiteSpace的近20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现状及趋势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黄褐斑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上的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文献,经Refworks格式转化后,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相关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词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79篇文献,涉及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有6本为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前10期刊发文量累计百分比为28.90%;发表论文的作者分布较为分散,158位核心作者累计发文量仅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8.51%;领域内研究主要来源于各省高等中医药院校,且有合作的机构大多存在附属关系,跨机构、跨地区间的合作较少。热点关键词为黄褐斑、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外治法、辨证论治、针灸疗法等,共形成6个主要聚类;临床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和机制探索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结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领域的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合作情况不乐观等问题,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应用性研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刘逍遥苏泽琦范琼尹高健高健刘珊刘珊王停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骨质疏松症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思考被引量:2
2006年
王停胡军韩玲
关键词: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中药老年性骨质疏松骨量减少
玉枢含片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观察玉枢含片治疗急性咽炎的大鼠血清白介素 - 6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理。将 5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玉枢含片高剂量组、玉枢含片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及草珊瑚组 ,每组 10只 ,采用浓氨水喉头喷雾诱发的大鼠急性咽炎模型 ,于第 4~ 7天分别用喉头喷雾器给大鼠咽部喷蒸馏水、高剂量玉枢含片液 (1 6g/kg)、低剂量玉枢含片液 (0 4g/kg)、草珊瑚含片液 (4 8g/kg)。实验第 7日取 5组动物的股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 6(IL - 6)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同时 ,取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分成两份分别进行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示高、低剂量玉枢含片均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淋巴细胞百分比 ,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 6(IL - 6)、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 ,改善模型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说明玉枢含片在缓解咽部症状、改善咽部病理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 ,具有独特优势。
王停荆鲁鲁献斌高志卿
关键词:急性咽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血清
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研究被引量:41
2001年
为探索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复制以供实验研究之用 ,根据急性咽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用氨水在咽部喷雾的方法研制急性咽炎的动物模型 ,并从症状体征、血液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其咽部粘膜病理切片提示采用氨水建立的Wistar大鼠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局部与临床急性咽炎相似 ,符合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征。
封银曼王停高志卿姚建平
关键词:急性咽炎动物模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