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佳

作品数:185 被引量:400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86篇专利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5篇细胞
  • 22篇色谱
  • 18篇药物
  • 17篇注射
  • 16篇药材
  • 15篇葡萄糖
  • 13篇相色谱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荭草
  • 12篇毛大丁草
  • 11篇提取物
  • 11篇葡萄糖注射液
  • 11篇缺血
  • 11篇中药
  • 11篇高效液相
  • 10篇蛋白
  • 10篇心肌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注射液
  • 8篇活性

机构

  • 176篇贵州医科大学
  • 9篇贵阳医学院
  • 8篇教育部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州省食品药...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贵州飞云岭药...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华南理工...

作者

  • 185篇孙佳
  • 134篇李勇军
  • 97篇陆苑
  • 90篇刘春花
  • 76篇王永林
  • 73篇刘亭
  • 69篇潘洁
  • 56篇郑林
  • 52篇王爱民
  • 47篇黄勇
  • 43篇兰燕宇
  • 43篇马雪
  • 35篇李月婷
  • 30篇巩仔鹏
  • 29篇陈思颖
  • 21篇廖尚高
  • 20篇杨畅
  • 9篇李靖
  • 9篇关焕玉
  • 9篇向文英

传媒

  • 1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篇贵州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药材
  • 7篇中成药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国民族民间...
  • 4篇中草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7篇2025
  • 17篇2024
  • 14篇2023
  • 28篇2022
  • 22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25篇2018
  • 12篇2017
  • 2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花蓼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花蓼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与用途,属于中药有效组分提取领域。它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取头花蓼药材,加水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b、将所述水提取液上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c、上样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先用水...
廖尚高王永林关焕玉刘俊宏李勇军孙佳王正兰燕宇王爱民郑林黄勇
文献传递
基于“蜘蛛网”模式辨析艾迪注射液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在肿瘤治疗中,中药制剂发挥减毒和抗肿瘤作用的地位同等重要。国内外尚无综合“辨识”多种治疗作用中药制剂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报道。因此笔者以艾迪注射液(Aidi Injection,AD)为例,基于“蜘蛛网”模式综合辨识AD抗肿瘤作用和心脏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首先基于可测性原则,对方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再对方中含量较高且可定量测定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作为可测性评价指标;基于稳定性原则,考察光照和温度因素对AD各成分含量的影响,作为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配伍原则,依据其原药材在复方中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归属化合物;基于有效性原则,评价候选质量标志物的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分别协同阿霉素(doxorubicin,DOX)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和降低心肌毒性的活性,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建立“配伍-含量-稳定性-抗肿瘤细胞活性-协同DOX抗肿瘤活性-抗血管生成活性-协同DOX抗血管生成活性”七维度蜘蛛网和“配伍-含量-稳定性-降低DOX心脏毒性作用”四维度蜘蛛网,综合辨析AD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出12个成分作为AD的质量标志物,其中斑蝥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黄芪皂苷Ⅱ、隐绿原酸和人参皂苷Rg_(2)为AD抗肿瘤的质量标志物,人参皂苷Rd、异嗪皮啶、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王二酸作为AD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综合辨识出的12个质量标志物可覆盖全方4味药材,兼顾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这为AD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辨识2种重要作用的中药制剂全面合理的质量标志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王开靓蔡英刘春花孙佳潘洁李勇军陆苑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
一种从马尾松松塔内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马尾松松塔内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马尾松松塔经醇提、大孔树脂吸附和柱分离。本发明公开的化合物可以用于抗炎,以及在制备RAW ...
马雪米蓉刘雪张启娅徐应美何志龙汪洋孙佳刘春花
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效应
2020年
为了制备得到能够识别EGFRvⅢ的ChiMR1-阿霉素(DOX)抗体偶联药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本研究利用葡聚糖T10为连接子,将其与阿霉素及ChiMR1抗体在室温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并通过分别测定DOX小分子和抗体ChiMR1的浓度以确定其偶联比。利用ELISA和MTS法检测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对DK-MG细胞(表达EGFRvⅢ)和U-87MG细胞(表达EGFR)的亲和性和杀伤效果,研究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的靶向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在72 kD左右出现一条弥散条带,而ChiMR1抗体和阴性对照无此条带,表明ChiMR1抗体与DOX通过葡聚糖T10偶联成功。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中DOX的浓度为0.162 mg/mL,ChiMR1的浓度为0.802 mg/mL,其偶联比约为1∶10。细胞ELISA结果显示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能准确识别表达EGFRvⅢ的DK-MG细胞,而不能识别表达EGFR抗体的U-87MG细胞。MTS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特异性的抑制DK-MG细胞的增殖,表明制备的抗体偶联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强的靶向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度开发抗体偶联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杨畅赵青赵青杨友辉孙佳刘春花孙佳兰燕宇刘春花
关键词:DOX
一种培土养金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土养金咀嚼片及其制作方法,咀嚼片主要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为:山楂20-30份,麦芽10-20份,陈皮5-10份,茯苓5-10份,莱菔子3-8份,刺梨粉10-15份,糊精4-8份,柠檬酸2-5份,蔗糖5-1...
兰燕宇李勇军郑林孙佳廖尚高黄勇李靖李月婷陈思颖陆苑
文献传递
一种泽漆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泽漆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在评价该药材的薄层鉴别、检查和浸出物检测的基础上,为规范泽漆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本发明方法精密度好、测量结果准确,提高了泽漆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保证泽漆药材...
潘洁刘春花陆苑孙佳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
文献传递
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中一个新的生物碱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NMR、HR-ESI-MS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耳叶牛皮消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D-吡喃木糖基)甲基]-3-羟基吡啶(1)、肉珊瑚苷元(2)。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增殖活性。
彭潇吴莹莹张宝马雪马雪孙佳李勇军
关键词:化学成分
一种毛大丁草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毛大丁草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本发明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串联的技术(LC‑MS)进行,具体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ACQUITY<Image file="DDA00032398937200...
刘春花李勇军刘亭孙佳陆苑潘洁李月婷马雪王爱民王永林
HPLC同时测定黔产红禾麻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H PLC同时测定红禾麻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50 - 1.010 μg (r=0.999 9),0.050 05-1.001 μg (r=0.999 9),0.025 75 -0.515 0μg(r=0.999 9),0.016 65 -0.333 0μg (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98.45%,99.17%,97.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质量控制.
汪石丽李勇军廖尚高郑林孙佳周雯王爱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毛大丁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Cas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Toyopearl HW-40等色谱技术对毛大丁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大丁草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路路通内酯(1)、白桦脂酸(2)、2,4-二羟基苯乙酮(3)、2,5-二羟基苯甲醛(4)、2,5-二羟基苯乙酮(5)、白桦脂醇(6)、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7)、8-甲氧基补骨脂素(8)、伞形花内酯(9)、去氢吐叶醇(10)、gerberlin B(11)、芹菜素(12)、木犀草素(13)、对苯二酚(14)、5-羟甲基-糠醛(15)、异紫花前胡内酯(16)、紫花前胡苷(17)、瑞香素-8-O-葡萄糖苷(18)。结论:其中,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2~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薛靖怡吴莹莹马雪刘春花孙佳李勇军王永林
关键词:毛大丁草化学成分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