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彬彬

作品数:2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犹太人问题
  • 5篇《论犹太人问...
  • 4篇唯物
  • 3篇形而上学
  • 3篇政治
  • 3篇政治国家
  • 3篇治国
  • 3篇市民
  • 3篇市民社会
  • 3篇主义
  • 3篇自我异化
  • 3篇唯物史观
  • 3篇民社
  • 3篇货币
  • 3篇货币异化
  • 2篇颠倒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意识形态批判
  • 2篇异化
  • 2篇哲学

机构

  • 2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柏林洪堡大学

作者

  • 21篇李彬彬
  • 1篇王海滨
  • 1篇唐爱军

传媒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瞭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现代哲学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马克思主义理...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马克思与反犹主义的思想关系新探——重新思考《论犹太人问题》与反犹主义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论犹太人问题》并不是反犹主义的文献,马克思也不是反犹主义者。尽管马克思对"犹太人"和"犹太精神"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但是马克思批判的并不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犹太人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中以发财致富为最高目标的"犹太精神"是控制着庞大商业帝国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根本原因,《论犹太人问题》提出了变革市民社会的要求,是犹太人唯一可以期待的尘世的"福音书"。
李彬彬
关键词:反犹主义宗教信仰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结构下个体自由的实现路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2015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借助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结构构成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境遇,有关现代人的自由解放问题必须到处于基础性地位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答案。
李彬彬
关键词:政治国家市民社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与唯物史观的构建被引量:1
2018年
青年黑格尔派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背景,从融入其中、发生龃龉到全面清算、反叛出来,在批判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要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马克思逐步实现了思想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和思想清理的过程中,马克思实际上颠倒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关于思维和存在、理念和现实、精神和历史的关系,并指明只有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的革命才能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基础。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的一次倒转和颠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完成的并不是另一种颠倒的形而上学,而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李彬彬
关键词: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形而上学颠倒
马克思对资本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批判被引量:1
2017年
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及不同形式的混合资本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资本的核心精神就是致富欲,勤俭、节俭构成实现资本目的、维护资本核心精神的两大基本因素。资本精神因在特定历史阶段更加符合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成为经济领域的主导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并依靠其强大的物质力量而成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我们应当把握以致富欲为核心,以勤劳、节俭为支撑的资本精神体系,结合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具体状况和社会传统,寻求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对其进行改造和转化,使其植根于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中,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彭宏伟李彬彬
关键词:价值观嬗变
从宗教批判到社会批判——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解答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马克思的新哲学并不仅仅是德国思想传统的一个"他者",而是其孕育的结果。布鲁诺·鲍威尔扮演了重要的教育者、论战对手和传递桥梁的角色。马克思和鲍威尔围绕"犹太人问题"争论的同时,鲍威尔在宗教统治与利益斗争的关系、批判现代法权和个体自由的实现路径等议题上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彬彬
关键词:宗教批判社会批判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话语分析
2018年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弊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它深刻地回答了资本统治之下人的自由解放的问题。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其核心要义是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从现实出发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充分吸收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更高的平台。
李彬彬
关键词: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被引量:2
2018年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写作的党纲,集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解。该著作虽发表于170周年以前,但是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书中的一般原理至今还是完全正确的。贯穿该著作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由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人的解放学说构成的思想整体,这些思想并未过时,但是它们的实际运用必须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初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记初心和使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李彬彬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蒲鲁东被引量:3
2016年
蒲鲁东的《什么是所有权》以所有权和社会平等相冲突为论据否定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把社会公平和平等视为绝对的原则,陷入了神学的窠臼。批判哲学反对蒲鲁东把平等绝对化的做法,实现平等的新社会形式的前提是,先要有具有新的观念和精神,这是批判哲学的创造物。
埃德加·鲍威尔李彬彬
关键词:蒲鲁东所有权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被引量:1
2016年
蒲鲁东以所有权损害社会平等为论据对所有权做出批判,提出社会平等的实现不能靠共产制,也不能靠私有制,必须依靠"第三种社会形式"。他认为这种社会形式每天都在生成之中,不需要革命的行动就能实现。埃德加尔反对蒲鲁东把平等绝对化的做法,他认为实现平等的新社会形式的前提,是先要有具有新的观念和精神的人,这种人是批判哲学的创造物,他并不期待通过实践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马克思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期望以哲学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来逐步实现社会的平等。
李彬彬
关键词:社会平等无产阶级
货币异化与人的社会解放——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考察被引量:2
2019年
货币异化包括两个维度:首先,货币是人创造的对象,货币异化是人的自我异化,即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其次,货币是人与人交往的中介,货币异化是人的相互异化,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虽然人的自我异化与相互异化存在着解释学上循环论证的可能,但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实现人的社会解放,才能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是更为根本的解放,这意味着人的相互异化是更深层次的异化。通过消除相互异化来解决人的自我异化,这把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区分开来,并通向以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社会的研究道路。
李彬彬
关键词:货币异化自我异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