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大勇

作品数:60 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5篇烧伤
  • 20篇皮瓣
  • 16篇创面
  • 11篇血管
  • 8篇伤患者
  • 8篇烧伤患者
  • 8篇皮瓣修复
  • 8篇瘢痕
  • 7篇电烧伤
  • 7篇烧伤后
  • 7篇前外
  • 7篇外科
  • 6篇缺损
  • 6篇高压电
  • 6篇股前外侧
  • 5篇深度烧伤
  • 5篇自体
  • 5篇外科皮瓣
  • 4篇愈合
  • 4篇软组织

机构

  • 59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常州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鄢陵县人民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60篇曹大勇
  • 49篇夏成德
  • 46篇狄海萍
  • 41篇薛继东
  • 21篇韩大伟
  • 14篇牛希华
  • 14篇李晓亮
  • 11篇李强
  • 6篇肖宏涛
  • 5篇王丽敏
  • 4篇苏卫国
  • 4篇田社民
  • 4篇娄季鹤
  • 4篇刘磊
  • 3篇赵耀华
  • 3篇李延仓
  • 3篇王磊
  • 2篇黄红军
  • 2篇常双喜
  • 2篇李树仁

传媒

  • 9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国医疗美容
  • 3篇中华烧伤与创...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19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在儿童烧伤后窝瘢痕挛缩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儿童烧伤后腘窝瘢痕挛缩采用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烧伤后腘窝瘢痕挛缩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瘢痕状况、膝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30例患者植皮修复腘窝瘢痕挛缩,27例愈合较好,皮片成活率达90.00%;30例患者手术后瘢痕状况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WOMAC)低于手术前,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烧伤后腘窝瘢痕挛缩采用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可有效改善瘢痕状况、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曹大勇狄海萍邢培朋夏成德薛继东郭海娜牛希华
关键词:植皮修复
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男性患儿,年龄4~12岁,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为Ⅱ度者10例、Ⅲ度者8例,均应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于额顶部埋置1个额定容量为300~500 mL的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6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1~3.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皮瓣转移,其中皮瓣面积为18 cm×9 cm~23 cm×13 cm,瘢痕切除、挛缩松懈后继发创面面积为16 cm×8 cm~21 cm×11 cm。3~4周后行Ⅲ期皮瓣断蒂及蒂部复位。记录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皮瓣血管蒂类型,Ⅱ期术后皮瓣存活及瘢痕整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年颈部活动度和颈颏角,随访术后颈部外观、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为300 mL者6例、400 mL者9例、500 mL者3例,注射生理盐水量630~1500 mL。13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双蒂、5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单蒂。17例患儿皮瓣全部存活,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均一次性整复;1例患儿单蒂皮瓣Ⅱ期术后远端血运欠佳,坏死长度约2.5 cm,术后10 d去除远端坏死组织,重新调整皮瓣位置后创面完全封闭。术后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儿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矫正且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颏颈外观良好,术后1年颈部前屈活动度、后屈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和颈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43.10、22.64、27.96、20.59、88.42,P<0.01)。额部供瓣区切口位于发际线内,瘢痕轻微�
夏成德薛继东邢培朋郭海娜曹大勇谢江帆韩大伟狄海萍
关键词:儿童瘢痕扩张术颞浅血管
102例大面积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涂擦百多邦,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过3周有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百多邦软膏治疗大面积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具有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狄海萍夏成德李晓亮薛继东曹大勇
关键词:百多邦残余创面
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观察应用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方法 2008年10月-2015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上肢烧伤创面愈合8个月~3年后,继发大面积增生性瘢痕患者12例,瘢痕面积为11 cm×7 cm~20cm×l0cm,其中5例患者肘关节伸直、屈曲受限.根据瘢痕大小,采用患肢同侧侧胸腹部扩张皮瓣或联合上肢扩张皮瓣整复.侧胸腹部切口位于腋前线附近、上肢切口位于瘢痕缘,在浅筋膜层钝性剥离形成囊腔,置入适当大小扩张器后注射壶内置,按扩张器容积的1~3倍超量注水扩张.注水扩张结束后,切取胸外侧皮动脉供血的侧胸腹部扩张皮瓣、上肢扩张皮瓣.上肢扩张皮瓣局部推进覆盖周围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瘢痕,蒂部缝合成皮管,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3周左右断蒂,术区缝合口愈合后行抗瘢痕治疗. 结果 共埋置18个扩张器,均未见扩张器置入后感染、外露等并发症.侧胸腹部扩张皮瓣面积为11 cm×7 cm~ 16 cm×11 cm;6例患者联合应用上肢扩张皮瓣,面积为8 cm×4 cm~9 cm×6 cm.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出院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修复处颜色、质地、厚薄与上肢正常皮肤接近,5例肘关节伸直、屈肘受限者得以纠正,3例患者术区缝合口遗留线状瘢痕明显、9例患者术区缝合口瘢痕轻微. 结论 侧胸腹部扩张皮瓣血管恒定、解剖容易,修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
夏成德薛继东狄海萍牛景林李晓亮曹大勇李强牛希华
关键词:烧伤上肢外科皮瓣
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观察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创面自愈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索构建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24只4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普通对照组(ND组)12只,高脂饲料+STZ组(HS组)12只,4~15周龄(每周固定时相点、每周1次)测体质量,4、8~15周(每周固定时相点、每周1次)测量空腹血糖值,STZ诱导后将血糖值≥11.1 mmol/L的HS组小鼠纳入糖尿病组(DM组)。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功后4周,无菌手术操作行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复制。术后分别进行创面换药、照相、取材,行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VEGF-A的的测定与计算,所得数据指标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经STZ注射后,HS组12只小鼠均纳入DM组,成模率达100%。9周龄时DM组小鼠空腹血糖值(18.7±1.7)mmol/L与ND组(7.3±0.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5,P<0.05),且高血糖水平至少可维持6周。伤后第7、10、14天DM组创面愈合率(35.18±11.70)%、(58.30±14.57)%、(92.41±0.75)%与ND组(55.93±16.50)%、(86.65±5.06)%、(99.28±1.0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6、2.306、2.776,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7天,DM组创面组织VEGF-A mRNA表达水平(6.51±0.18)dd Ct与ND组(4.26±0.63)dd 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 SZT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方法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其创面愈合较正常小鼠缓慢,符合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特点,可用于相关的动物研究。
曹大勇牛希华夏成德付晋凤徐锦雄陈斌
关键词:糖尿病小鼠链脲佐菌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难愈性创面
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头皮瓣修复面部毁损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头皮瓣修复面部毁损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毁损性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79岁。2例患者合并单侧眼球毁损性烧伤,2例患者合并单侧耳郭缺损,8例患者合并唇及面颊部缺损,3例患者合并唇和面颊部及单侧鼻翼缺损。烧伤创面面积为9 cm×6 cm~13 cm×10 cm,设计并切取面积为10 cm×7 cm~15 cm×11 cm的颞浅动脉顶支带蒂头皮瓣转移修复烧伤创面,移植中厚头皮片修复供瓣区继发创面。根据患者需求,于皮瓣完全成活后2周,应用激光脱去面部移植皮瓣部位生长的毛发;或于原发创面修复术后3个月,采用扩张头皮瓣治疗头部供瓣区继发的秃发。记录原发创面修复术后皮瓣/皮片成活情况、皮瓣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及缝合口瘢痕增生情况、面部功能部位修复效果、激光脱毛及供瓣区继发秃发治疗效果,询问患者对整体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原发创面修复术后,烧伤创面移植的皮瓣和供瓣区继发创面移植的皮片全部成活,皮瓣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原发创面修复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厚度等与面部正常皮肤基本一致,缝合口瘢痕轻微。11例合并唇部缺损者,口腔完整性及张口、闭口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2.0~2.5 cm,无小口畸形,均可进行基本的语言交流,其中8例患者可进普食,3例患者可进软食;2例合并单侧眼球毁损性烧伤者,创面得以修复;2例合并耳郭缺损者,创面得以修复,外耳道正常;3例合并单侧鼻翼缺损者,鼻部外形欠佳,鼻孔缩小。8例患者面部移植皮瓣部位行激光脱毛治疗后未再长毛发,采用扩张头皮瓣成功治疗5例患者头部供瓣区继发的秃发。患者均对整体修复效果感到满意。结论颞浅动脉顶
夏成德薛继东邢培朋狄海萍史继静张建曹大勇肖宏涛刘磊马超
关键词:烧伤面部外科皮瓣皮肤缺损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在烧伤患者深度难愈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Activ Skin治疗深度烧伤难愈创面的效果。方法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患者作为Activ Skin应用效果研究样本,分为Activ Skin组、换药组,Activ Skin组46例,换药组44例;治疗两组烧伤患者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难愈创面。结果 Activ Skin组难愈创面的愈合率较高,VSS评分较低,愈合时间较短,愈合效果显著优于换药组;在临床疗效方面,Activ Skin组、换药组的有效率为89.13%、72.73%。结论应用Activ Skin治疗深度烧伤患者的难愈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韩大伟狄海萍夏成德薛继东曹大勇
关键词:难愈创面烧伤
股前外侧皮瓣分期修复腕部-前臂电烧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ALTF)分期修复腕部-前臂电烧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共收治腕部-前臂电烧伤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8~64岁,均为Ⅲ~Ⅳ度电烧伤;Ⅰ期行清创术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5 cm×11 cm~31 cm×20 cm。根据腕部-前臂损伤情况,保留部分相对损伤较轻的创面,采用游离ALTF封闭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16 cm×12 cm~32 cm×21 cm,将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伴行静脉分别与受区桡动、静脉或尺动、静脉端端吻合,同时探查其他血管情况,采用移植大隐静脉进行桥接,恢复血管通畅,切取大隐静脉长度为10~18 cm。皮瓣供区创面采用游离躯干中厚皮片移植覆盖。待游离皮瓣成活后,Ⅱ期清除Ⅰ期姑息保留创面并行皮瓣修薄术,将修薄后的皮瓣覆盖所有创面。术后采用门诊、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术后保肢情况、皮瓣成活、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记录Ⅱ期术后修薄皮瓣的创面覆盖率,Ⅱ期手术6个月后随访观察皮瓣外观、供(受)区瘢痕增生情况及患者对供、受区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情况;患者满意度采用Likert量表进行评价,采用密歇根手概况问卷调查表(MHQ)及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价患者上肢日常功能情况。结果10例患者术后肢体均保肢成功,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皮瓣边缘出现轻度青紫,7 d后消退;1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血运差,部分坏死,Ⅱ期行修薄术后,将修薄皮瓣完整覆盖创面。术后随访6.0~7.0个月,所有患者皮瓣供区移植皮片均成活良好。Ⅱ期术后修薄皮瓣创面覆盖率为100%;术后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上肢周围正常皮肤基本一致;供、受区可见线状瘢痕,患者对术后供、受区外形及
郑军杰曹大勇杨高远余凯王磊梁琰董国赟夏成德狄海萍
关键词:电烧伤前臂股前外侧皮瓣创面修复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60只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分离培养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ESCs),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 U)对其进行标记。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A、B、C组,A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负载Brd U标记的ESCs组织工程皮肤移植;B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移植;C组大鼠皮肤创面不接受处理。观察3组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大鼠治疗7、14 d后的PCN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安全可行。
狄海萍李晓亮薛继东李强曹大勇韩大伟夏成德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羊膜糖尿病难愈创面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建立人工气道后突发支气管痉挛死亡二例被引量:5
2014年
例1 女,54岁,2012年9月25日于密闭室内因天然气爆燃致伤.收治入外院ICU病房,因呼吸困难行经口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伤后42 h转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无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史.检查:患者意识恍惚,体温38.2℃,脉搏120次/min,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血压132/88 mmHg(1 mmHg=0.133 kPa);自主呼吸(频率为25次/min),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和痰鸣音,pH值7.37,PaO2 54 mmHg,PaCO2 58 mmHg,Sa02 0.86;胸部CT示双肺透亮度低,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以下肺较重.携带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胃管,经鼻胃管引流出胃液呈咖啡色,隐血试验阳性,经气管导管引流出少量血性痰液.创面分布于颜面部、上肢和躯干.诊断:(1)20% TBSA重度烧伤,其中Ⅱ度16%、Ⅲ度4% TBSA.(2)胸部爆震伤.(3)重度吸入性损伤.(4)急性呼吸衰竭Ⅱ型.(5)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娄季鹤牛希华吕涛李树仁苏卫国曹大勇常双喜王锦涛李延仓陈志坚邱长虹
关键词:重度吸入性损伤支气管痉挛人工气道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经口气管插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