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小静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课程
  • 2篇受力
  • 2篇受力性能
  • 2篇土结构
  • 2篇轻型木结构
  • 2篇木结构
  • 2篇木框架
  • 2篇木框架剪力墙
  • 2篇课程设计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结构
  • 2篇剪力
  • 2篇剪力墙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1篇性学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研究性学习模...
  • 1篇院校

机构

  • 7篇扬州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刘雁
  • 7篇邹小静
  • 2篇佘晨岗
  • 1篇李琮琦
  • 1篇杨鼎久
  • 1篇张靖静

传媒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第二届“土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砌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2023年
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内容多但系统性欠强的特点,因此无论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本文在分析砌体结构课程特点基础上,指出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宜将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并入砌体结构课程,进行教材的整合;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按照结构整体概念→构件承载力(构件构造)→结构设计(整体构造)的顺序进行调整。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首先强调砌体结构整体概念,其次介绍基本构件承载力设计和构造要求,然后再讲授砌体结构设计内容,使学生能系统全面掌握砌体结构课程知识,切实提高了砌体结构教学质量和效果。
刘雁李琮琦邹小静
关键词:砌体结构混合教学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中内力组合环节常见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通过毕业设计来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内力组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
刘雁邹小静
关键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内力组合
木框架剪力墙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木框架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抵抗侧向荷载的重要构件,研究木框架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是研究轻型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的关键.木框架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时,与顶梁板相连的荷载传递梁刚度对木框架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以及破坏模式有直接影响...
刘雁佘晨岗邹小静
关键词:轻型木结构木框架剪力墙受力性能
文献传递
木框架剪力墙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木框架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抵抗侧向荷载的重要构件,研究木框架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是研究轻型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的关键。木框架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时,与顶梁板相连的荷载传递梁刚度对木框架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以及破坏模式有直接影响,当木框架剪力墙墙端以及墙中洞口边未采用墙端锚栓时,这种影响更甚。本文采用荷载铰接传递梁、连续刚性荷载传递梁以及一种新型、位于顶梁板侧边的荷载传递梁对三片不同类型的足尺木框架剪力墙进行了单向、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中一片为无洞口剪力墙、一片开门洞剪力墙、一片开窗洞剪力墙,重点研究其破坏形态、抗剪强度、极限位移、弹性抗侧刚度,并对三种荷载传递梁木框架剪力墙抗侧力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刘雁佘晨岗邹小静
关键词:轻型木结构木框架剪力墙受力性能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特点和传统授课方式存在的不足,结合以往教学改革的成果,以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教学为例,对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认真设计,重点介绍了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与教学要点等教学内容,并...
刘雁张靖静邹小静杨鼎久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楼盖课程设计的改革被引量:1
2013年
楼盖课程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高校都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该课程设计的形式以及内容变化不大。但随着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和建筑物震害的调查,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采用的内框架结构形式已退出结构舞台。本文分析了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刘雁邹小静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思考被引量:5
2012年
国内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的混凝土结构理论教学,一般都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尽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经几经更替,但该课程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变化不大。随着建筑物震害的调查和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进一步认识,混凝土结构教材中的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采用的内框架结构形式已基本退出结构舞台。文章分析了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刘雁邹小静
关键词: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