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芬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经不同部位的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探讨
- 2022年
- 探讨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部位的最佳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PICC置管质量及安全。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需行PICC置管的140例早产儿,其中70例选择腋静脉,70例选择贵要静脉。观察不同置管部位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送管时长、留置PICC期间的并症发生率等。结果:70例贵要静脉部位置管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53例(75.7%),平均置管时长(14.95±2.55)min,管道留置期间有9例(12.8%)置管部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7例(10%)发生肿胀,6例(8.5%)导管尖端异位走向腋静脉, 70例经腋静脉部位置管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65例(92.5%),平均置管时长为(8.95±2.55)min,有0例置管部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0例发生肿胀,2例(2.8%)发生导管往颈部方向移位,重新调整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比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一次置管成功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发生导管移位并发症较低,置管部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肿胀等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可成为新生儿PICC置管的首选部位。
- 罗小平吴淑芬洪小娟
- 关键词: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腋静脉并发症
-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及产后护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患有糖尿病孕妇在孕期和产后的相关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0例患有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采取有针对性的孕期、产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700例产妇中,有31例出现产褥并发症,11例低血糖,婴儿均未见呼吸窘迫、低血糖、低血钙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了妊娠期糖尿病,减少了产妇和婴儿并发症的发生,产妇和婴儿均取得较好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胡巧车晓惠吴淑芬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 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分析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考核护生护理风险知识、理论知识及操作情况。结果:护生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水平较好,优秀人数(评分超过80分)60名,占95.24%;理论知识优秀人数(评分超过80分)58名,占92.06%;操作技能优秀人数(评分超过80分)50名,占79.37%。结论:产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产科环境复杂、产科专业性强、带教老师因素、实习护生因素、患者不配合等危险因素,给予风险管理后,有效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 胡巧吴淑芬洪士璇
-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风险管理
- 剖腹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总结
- 2017年
- 探讨剖腹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总结。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接受剖腹产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例与观察组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护理干预,对其发生术后腹胀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动素水平显然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剖腹产术后腹胀患者根据其诱发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剖腹产术后腹胀发生率,促使产妇心里与身体的恢复。
- 吴淑芬
-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方法术后腹胀
- 38℃水垫床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2年
- 探究38℃水垫床于早产儿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入的9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水垫床护理),各45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体温上升时间、呼吸暂停次数、体重增加、皮肤情况、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研究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出生4周后,研究组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研究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38℃水垫床于早产儿护理中的使用效果较好,能促使早产儿临床指标转好,降低其复温时长,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加速其生长发育,减少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具有推广普及的价值。
- 罗小平吴淑芬
- 关键词:早产儿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