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泰岩
- 作品数:289 被引量:1,933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首都发展知识经济的市场体系建设
- 一、发展知识经济是实现首都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选择实现北京的经济快速增长,必须与北京的特点相吻合。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北京的这四个中心,就是北京拥有而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丰富资源,利用这一...
- 黄泰岩
- 关键词:知识经济市场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风险资本企业家阶层劳动力市场
- 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被引量:1
- 2010年
- 黄泰岩
-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经济结构
-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被引量:4
- 2024年
-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因而现代化的内涵就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化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化,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必须与其他地区共同走向现代化。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数字经济具有的高创新性、广覆盖性、渗透性强等特性,为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数字经济发展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匹配性,为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创造了条件。因此,民族地区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准发力点、积极融入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国内国际大市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等举措,就可以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构筑新动能新优势,助推现代化如期实现。
- 黄泰岩李文杰
- 关键词:数字经济比较优势
- 中国经济的第三次动力转型
- 实现经济转型,必须首先完成动力系统的转型。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显示,我国先后完成的两次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保证了我国经济30多年平均近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种种困难表明,驱动...
- 黄泰岩
-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国内生产总值
- 文献传递
- 现代市场经济与超级市场制度——美国超级市场制度考察
- 1993年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市场。因此,考察和了解美国超级市场的形成、发展和作用,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超级市场商品流通的制度创新在西方的有关文献中,都把超级市场的出现称作是流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或者称为一场“新的革命”。
- 黄泰岩
- 关键词:市场经济
-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模块化生产网络兴起以后,对生产业务外包、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交易成本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
- 黄泰岩李鹏飞
-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网络
- 习近平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被引量:45
- 2022年
-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本文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出发,提出了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数字化发展为方向,以绿色化发展为要求,以开放合作为国策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体系,力图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作出全面、准确、科学地阐释,为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 黄泰岩片飞
- 关键词:逻辑体系
- 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逻辑体系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开启了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都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做出了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显示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和基础地位。
- 黄泰岩片飞
- 关键词:供应链产业链逻辑体系攻坚战
- 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对2010年我国17本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前10大热点,并参照2003~2009年的热点排名,阐述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排名变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揭示了排名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2010年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
- 黄泰岩张培丽
- 关键词: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假设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
- 2025年
- 为谁服务的问题,是经济学研究必须解决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无产阶级是唯一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为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服务的,达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系统分析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肯定和批判,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假设确立的科学性。我们党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经济制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等典型事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为全体人民谋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假设,推进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假设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
- 黄泰岩
-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