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教育
  • 7篇班级
  • 7篇班主
  • 7篇班主任
  • 6篇视域
  • 6篇教师
  • 5篇研修
  • 3篇道德
  • 3篇德育
  • 3篇班级管理
  • 3篇班级制
  • 3篇班级制度
  • 2篇德育工作
  • 2篇育人
  • 2篇思维
  • 2篇情境
  • 2篇人格
  • 2篇中小学德育
  • 2篇中小学德育工...
  • 2篇小学德育

机构

  • 28篇北京教育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28篇李秀萍
  • 1篇赵福江
  • 1篇曾辉

传媒

  • 7篇教学与管理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中国教师
  • 2篇班主任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福建教育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中小学管理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视域下的班级制度建设路径解析被引量:2
2021年
班级制度塑造学生行为的同时也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不同视域下班级制度的实施路径及着力点是不同的:基于有序班级的视域,教师强权意识明显、规训意识明显、评价僵化明显、关注规则本身的意识明显;基于社会性成长的视域,教师须把握社会目的与人自身目的、管理与教育、社会塑造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界限;基于人完满成长的视域,制度从运行机制来说是浸入式的,从学生主体来说是自发自觉的,从制度目的来说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道德敏感性,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从干预机制来说是基于支持的。
李秀萍
关键词:班级制度班规管理主义人本主义
核心素养视域下班主任工作负担的生成与解构被引量:3
2023年
班主任工作负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过于关注外部环境支持,容易使人们把专业性问题简化为技术性或者经济学问题,认为满足了一定的外在条件就会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而忽视核心素养也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负担的重要因素。交往主体多元化、工作内容细致化以及育人理念转型对班主任素养提出了挑战。要求全身心与现实无精力、要求深研究与工作浅表化、要求多变革与心理惰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班主任负担生成。班主任应从情感润泽、德行立魂、技能提升、意志坚持几方面来提升核心素养以解构负担。
李秀萍
关键词:班主任
生活视域下思政课一体化的可能与可行被引量:3
2023年
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必须把握学生道德建构特点这一学理基础。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一体化相对应的是学生生活的一体化,日常生活为学生勾勒了一体化的生活图景,建构了真实的、一体化的生活场域,思政课一体化应从学生一体化的生活入手。生活场域下的学生道德建构特点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持续”生活促成“生长一体”的道德世界;“碎片”生活促成“综合一体”的道德世界;“在场”生活促成“知行一体”的道德世界。由此,提出生活视域下思政课一体化的优化路径:从纵向衔接上促进一体化;从横向融通上促进一体化;从主体自觉上促进一体化。
李秀萍
关键词:课程生活化
情境式研修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内在机制被引量:3
2023年
情境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情境能推动班主任具身学习,使班主任从自身出发研究自我、审视他人、再重构自我。班主任研修虽然难以把班级工作即时现场情境化,但可以基于实践来模拟情境,高质量研修中的情境应是“相关”情境、“关键”情境、“结构不良问题”情境、包含“正确经验”的情境、包含“知识与价值”的情境。情境式研修促进班主任成长的内在要素包括:现象、价值、本质、策略。情境式研修激发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基础性条件、策略性条件、支架性条件、旨向性条件及支持性条件。
李秀萍
关键词:班主任
案例教研助推班主任研修范式的变革
2023年
与学科教研相比,班主任教研是尚未被深度开发的领域。相对于学科教师“公开课”“观摩课”“听评课”的教研优势载体来讲,案例教研对于班主任具有独特的优势。案例教研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梯是:助力班主任全景扫描,从“小我”走向“大我”;助力班主任基础扫描,从“浅层”走向“深度”;助力班主任深度扫描,从“隐性”走向“显性”;助力班主任主题扫描,从“分割”走向“完整”;助力班主任特色扫描,从“常态”走向“创新”。案例的故事属性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表现在故事的连续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长度”、故事的差异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度”、故事的续写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厚度”。
李秀萍赵福江
关键词:班主任
落细落小落实 推动学校德育常态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被引量:3
2017年
2017年8月,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以及组织实施六个方面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南》既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又具有对学校工作的实践针对性,是直接指导学校规范德育工作的文件。那么,学校、教师该怎么理解《指南》?如何落实到实践?首先需要理解、把握以下三点。
李秀萍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德育目标德育内容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自治被引量:2
2022年
学生自治的整体性、情境性、问题性以及自主建构属性与“五育融合”的指向高度契合,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施对这方面的关注都很匮乏。学生自治中本身含有五育的内容,同时学生自治中的美德培养、思维培养、情感培养、自主培养又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方向、方法、情感和能力支撑。“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存在如下问题:效率主义导致“融合”目标的偏离,浅表化运作导致“融合”深度的缺失,学生生存惯习导致权力思想的萌生。“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的发展建议:大力开展学生自治,为“五育融合”提供实践场域;大力建设学生文化,为“五育融合”提供精神保障。
李秀萍
关键词:学生自治学生文化
基于成长型思维的“场·点”研修模式构建被引量:3
2022年
有效的教师培训必然走向深度研修,促进教师思维成长。培训者需要立足教育情境,构建促进教师思维成长的“实践场”;立足核心问题,构建促进教师思维成长的“思维场”;立足工程思维,构建促进教师思维成长的“能力转化场”。研修者应立足教师成长型思维,深入挖掘“成长点”“困惑点”“对比点”“理论点”的研修价值。在“场·点”研修模式构建中,培训者要把握培训起点、愿景以及课程“模块链”,研修者要主动建构、本质探寻。
李秀萍
情感介入教师研修的机制与路径
2025年
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情感与激情、认知、信念有密切关系,情感应成为教师研修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当前的教师研修侧重把教师作为认知主体而非生命主体,忽视了情感促进教师研修提质增效的价值。情感以底色、媒介、境界三种形态介入教师研修,激发教师教育激情,激活教师思维认知,提升教师教育信念。具身体验式研修、思维冲突式研修、信念反哺式研修能发挥情感在教师研修中的价值。
李秀萍
关键词:情感教师研修教育情感教育认知教育信念
新时期班级管理范式的变革
2021年
班级精细管理容易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子式”个体,并且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班级管理应从精细管理走向艺术管理。教师应对班级管理进行人性审视、教育审视和管理审视,从多元角度认识学生,系统思考班级管理方式,紧抓班级管理的主要矛盾,从而使制度的外在约束建立在学生自我约束与价值引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李秀萍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细管理艺术管理范式变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