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液基细胞学检测阳性者阴道镜下活检351例,单一阴道镜检查阳性者即刻活检120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阳性者351例,经阴道镜下活检与病检符合率比较,两者有关联性。单一阴道镜下检查阳性者即刻活检120例与病检符合率比较,两者有关联性。两组阳性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检出率,为患者的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刘春娟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阴道镜病理检查宫颈病变
- 羊水过少1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6例羊水过少的妊娠妇女的围产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妊娠40周后;B超对羊水过少的估计准确率高达96%;羊水过少出现最多的妊娠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生长受限,有统计学意义;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羊水过少确诊后适时选择剖宫产为宜。
- 刘春娟
- 关键词: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
- 关于“互联网+妇幼健康”管理新模式实践探索
- 2025年
- 目的“互联网+妇幼健康”管理新模式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从孕产妇健康监测、更年期健康管理、生育力保护及妇科肿瘤管理等方面收集整理相关人群信息资料累计255人份,从“互联网+妇幼健康”的现状与需求、“互联网+妇幼健康”在未来的推广实践中仍需完善的关键点、“互联网+妇幼健康”发展的优势、促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问卷发放266份,收回266份,有效问卷25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5.9%。54.9%的患者就诊前会使用手机APP等软件进行问诊,87.5%的患者认为“互联网+妇幼健康”相对于传统医疗更具有高效性、时效性、经济性,89.4%的患者认为“互联网+妇幼健康”为妇幼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患者希望通过“互联网+妇幼健康”平台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在线挂号缴费,而是逐渐延伸到健康档案管理、药物配送服务等领域,同时建议建立健全“互联网+妇幼健康”领域法律法规,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大“互联网+妇幼健康”实践推广力度、加强医疗信息复合型人才建设等,为“互联网+妇幼健康”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结论“互联网+妇幼健康”对于新时代健康管理具备高效、快捷、数字化的精准定位,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健康、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 邓洋孙萍郝明鱼张秀卿鹿静李艳张眉花刘春娟王瑾萍梅铃韩咏梅王喆赵霞侯瑾李娟
- 关键词:妇幼保健服务妇幼健康问卷调查
- 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孕妇肥胖,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及产程延长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结论:积极预防,及时发现与处理,是减少和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关键。
- 刘春娟
-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因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或血栓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止凝血因子标志物的高低分析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止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以便对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做出及早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 刘春娟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栓前状态血浆血栓并发症
-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类高危人群孕期血压及胎盘T-bet、GATA-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孕期保健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孕期保健,预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妊娠期间高危孕妇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差异、新生儿体重,分娩后比较两组孕妇胎盘中T-bet、GATA-3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预防组孕妇胎盘中T-bet水平小于对照组,GATA-3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孕妇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降低血压,并可能通过提高胎盘中GATA-3表达水平以改善胎盘免疫状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起到预防作用。
- 刘春娟阴雪玉候小苗
- 关键词:阿司匹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
- 胎膜早破时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胎膜早破时间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出现胎膜早破的患者63例,其中不同破膜时间段的患者各有21例,分别为A组、B组以及C组。对三组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以及其严重程度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38.09%;而B组中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66.67%;而C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85.71%。即相对于A组,B组、C组中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率较高,P<0.05;而相对于B组,C组中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膜时间的延长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提高以及疾病情况的加重,应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 刘春娟
-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和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分娩的1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分为孕期应用胰岛素、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三组,分析各组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200例孕妇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242例,占总数20.2%(242/1200);妊娠期高血压者48例,占总数4%(48/1200)。24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中15例并发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6.2%(15/242),958例妊娠期糖代谢正常患者中33例并发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3.4%(33/958),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中1例孕期应用胰岛素,5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分别是2.0%(1/49)、5.4%(5/92)和8.9%(9/101),妊娠期糖尿病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出现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增加,出现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
- 刘春娟
- 关键词:妊娠期糖代谢异常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