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英姿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的Meta分析
- 目的:基于目前已有文献证据,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提供较为全面的证据参考,为指南修订提供证据。方法:通过检索1978年1月至2016年2月时间段内...
- 亓英姿
- 关键词:珍菊降压片高血压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是高血压中期临床常见证型。笔者以中医学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为基础,阐述了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介绍现代中医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虽然治疗方法各异,但均从脾入手,从痰论治。
- 亓英姿魏建梁陈兴娟杨传华
- 关键词:高血压痰湿壅盛辨证论治
-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被引量:10
- 2016年
-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伴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疾病过程中常伴发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1].DCM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进行性心力衰竭、多种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血栓栓塞及猝死.
- 张珊珊吴赛亓英姿杨传华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疗法
- 中医肠-肾轴理论与老年人高血压相关性探讨
- 2025年
-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同时中医学认为老年人高血压责之于肾,肾与大肠在多方面相契合,二者在生理上相互协同,功能上相互调控,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肠-肾轴与老年人高血压密切相关,具体可体现在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进展及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反应紊乱、肠壁通透性增加相关。肠-肾轴失调可能是诱导老年人高血压进展的原因之一,肾肠同治优于单一靶向疗法,或为未来老年人高血压调控的新思路。
- 徐贤芳亓英姿戴霞
- 关键词:肠道菌群老年人高血压
- 杜仲-刺蒺藜药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共病认知障碍的机制被引量:4
- 2019年
- 老年高血压与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肾精亏虚,脉体失荣,肝失疏泄,血行不畅。肾不闭藏,志意不存,肝气不达,记忆提取受阻。杜仲-刺蒺藜药对有肝肾同调,疏补结合,降压益脑之功。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挖掘杜仲-刺蒺藜可能的活性成分,进行数据整理预测与高血压认知障碍相关的靶点。结果显示其有效分分有26个化学成分,39个关键靶标,30个核心通路。涉及循环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或与炎症、氧化应激以及与衰老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杜仲-刺蒺藜药对或是通过改善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起到降压及脑保护的作用。
- 邵琳琳姜凌宇姜月华亓英姿杨传华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 替米沙坦对肥胖高血压大鼠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和肠道菌群变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型高血压大鼠(OHR),并将其分为模型组(MG)、替米沙坦组(TG);并选择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G)。使用替米沙坦干预TG的同时,MG与NG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检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每两周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持续干预8周。HE染色观察海马体中神经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其相关血清学指标差异;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各组肠道菌群。结果与NG相比较,MG组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寻找平台时间(逃逸潜伏期)均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海马体中可见到大量空泡;血清中神经肽(NP-Y)、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升高(P<0.05),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水平降低(P<0.001);肠道菌群中蓝藻门、梭菌纲和Melainabacteria相对丰度升高(P<0.05),芽孢杆菌纲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MG组相比较,TG组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逃逸潜伏期缩短(P=0.001);HE染色显示海马体空泡数量减少(P<0.001);血清NP-Y、Ang-Ⅱ、NE、MMP-9和CRP水平均降低(P<0.001),6-keto-PGF1α水平升高(P<0.001);肠道菌群中放线菌门和放线菌纲相对丰度升高(P<0.001),梭菌纲相对丰度降低(P<0.001)。LEfSe分析发现,MG组优势菌为梭菌纲、梭菌目和瘤胃球菌科,TG组为布劳特菌属。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改善OHR血压水平及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相关。
- 尹学轶张梦娇亓英姿李昊智邵琳琳
- 关键词:替米沙坦肥胖型高血压肠道菌群
- 基于UPLC-MS探讨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小鼠血浆代谢组学特点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分析挖掘该证候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从整体角度阐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模型小鼠的代谢特征。方法:高脂饲料喂养C57BL/6Cnc小鼠25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主动脉组织形态,UPLC-MS分析血浆代谢组变化,结合多维统计和单位统计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痰湿壅盛证特征表现,体质量、Lee’s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胰岛素、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空腹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和脂质沉积。UPLC-MS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5个(其中64个升高,61个降低;VIP>1且P<0.05),差异最大的代谢物依次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异亮氨酸、乙酰肉碱等。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胆碱代谢、GnRH信号通路、氨基酸的合成、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磷脂酶D信号途径等(P<0.01),以及产热、EGF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P<0.05)。结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异亮氨酸、乙酰肉碱可作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小鼠模型的特征血浆代谢标志物。
- 姜月华陶燕楠亓英姿杨传华
- 关键词:痰湿壅盛高血压病血浆代谢组学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异亮氨酸
-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大鼠心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逆转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纳入造模组,喂食高脂饲料诱导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模型;另取10只SHR及WKY大鼠纳入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两组均持续饲养20周。20周后造模组大鼠分为半夏白术天麻汤低、高剂量组(6.90,13.8 g·kg-1·d-1),替米沙坦组(6.33 g·kg-1·d-1)和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与SHR及WKY组(等量生理盐水)一起ig 12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压变化;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左室形态和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T1,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Ra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ERK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ERK2)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p-c-Raf,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持续饲养大鼠20周后,成功建立了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用药12周后,与SHR模型组比较,半夏白术天麻汤高、低剂量组和替米沙坦组的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剂量组和替米沙坦组的的血压在用药第4周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半夏白术天麻汤低剂量组在用药第8周时血压显著下降(P<0.05)。用药后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剂量组与替米沙坦组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升高(P<0.05),心功能显著改善。半夏白术
- 吴赛姜月华杨传华孟宪卿郝东亓英姿
- 关键词:MAPK信号通路心肌
- 刺蒺藜-杜仲药对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刺蒺藜-杜仲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刺蒺藜-杜仲药对组(22.12 g·kg^-1)、缬沙坦组(13.35 mg·kg^-1)和SHR模型组(0.5%CMC)各7只,另将7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组(0.5%CMC)。各组灌胃给药,连续10周。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与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计算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取全心称重,计算心脏指数(CI)。左室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心肌细胞横径(CTD)测量和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DBP、MAP明显升高(P<0.01),IVST、LVPWT明显增厚(P<0.05),CI、LVMI、CTD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变,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刺蒺藜-杜仲组和缬沙坦组大鼠SBP、DBP、MAP均明显下降(P<0.05),IVST、LVPWT明显变薄(P<0.05),CI、LVMI、CTD有所降低(P<0.05),心肌组织形态学有显著改善,心肌组织PI3K和PKC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刺蒺藜-杜仲药对具有逆转SHR左室肥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PI3K/PKC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 刘朝阳姜月华陈文静杨传华亓英姿孙忠霞
- 关键词:左室肥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基于LC-MS/MS的刺蒺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刺蒺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抗血管紧张素Ⅱ以及对人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通过分析有效成分、预测作用靶点,明确刺蒺藜神经保护的物质基础,以期寻找潜在的分子药物。方法:刺蒺藜乙酸乙酯层经过硅胶柱粗分制备,MTT法检测各部分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干预的人神经细胞系(SH-SY5Y)细胞活性的效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效果最佳的刺蒺藜乙酸乙酯Fr.10部分,分析得到的具体成分。用药物吸收的主要原理来鉴定可吸收成分,预测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 Ontology分析、KEGG生物学通路对潜在靶点进行功能分析。结果:经过硅胶柱粗分得到的18个部分刺蒺藜乙酸乙酯提取物,经MTT法筛选显示刺蒺藜乙酸乙酯Fr.10效果最佳。LC-MS/MS共鉴定出708种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酚胺类以及生物碱类等。质谱峰峰面积积分>6的化合物有18种。其中,甲基丙二酸、L-亮氨酸等11种成分可被吸收。这些潜在活性成分共调节551个靶点,作用主要集中在L-脯氨酸生物合成过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涉及通路主要有柠檬酸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结论:刺蒺藜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调节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供能起到关键作用。
- 邵琳琳姜月华姜凌宇亓英姿杨传华
- 关键词: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