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息肉
  • 3篇息肉
  • 3篇内膜息肉
  • 3篇宫内膜息肉
  • 3篇恶性
  • 2篇妊娠
  • 2篇术后
  • 2篇盆腔
  • 2篇剖宫产
  • 2篇瘢痕妊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卵巢

机构

  • 15篇定州市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第七人...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顺平县医院

作者

  • 15篇李芳
  • 3篇赵肖丽
  • 3篇孟丽
  • 2篇任秀朋
  • 2篇司淼
  • 2篇边欣
  • 1篇李晓冬
  • 1篇成志勇
  • 1篇李琳
  • 1篇陈平莲
  • 1篇黄向华
  • 1篇任金海
  • 1篇卢飞
  • 1篇张会丰
  • 1篇李超
  • 1篇任秀丽
  • 1篇赵静
  • 1篇高连彬
  • 1篇陈宝玉
  • 1篇李会茹

传媒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16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i-67、bcl-2、Surviv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息肉及其周围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增殖/凋亡失衡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 alpolyps,E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35例EP及其周围组织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Ki-67、bcl-2、Survivin和Cyclin D1的表达,并对各指标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①35例EP中22例取自增殖期,全部(22/22,100%)表现为增殖状态;13例取自分泌期者,76.9%(10/13)呈现增殖状态,只有15.4%(2/13)表现为分泌状态,7.7%(1/13)介于增殖期与分泌期之间。②在增殖期亚组,EP与息肉周围内膜的腺体中Ki-67、bcl-2、Survivin及Cyclin D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P与息肉周围内膜的腺体中Ki-67、bcl-2、Survivin及Cyclin 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泌期亚组,EP与息肉周围内膜的腺体中Ki-67、Survivi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EP持续表现为增殖状态,仅少数存在分泌期转化。Ki-67、bcl-2、Survivin及Cyclin D1在EP及其周围内膜的腺体中的表达增高说明增殖亢进和凋亡障碍在EP的发病中发挥作用,而且这种改变并不仅仅存在于息肉局部。
孟丽黄向华李晓冬赵肖丽李芳边欣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院前急救中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观察组采用喉罩置管,对比2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3min后血氧饱和度、插管对抗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插管3min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及插管对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喉罩置管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插管对抗的发生率,具有高效、便捷、机体刺激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司淼王丽秀王建宾孙同义李芳
关键词:院前急救气管插管喉罩可视喉镜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治疗效果,为合理瘢痕妊娠治疗提供最佳处理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8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妊娠距末次剖宫产时间间隔1~8年,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五项、肝肾功能、胸片等,无明显异常。观察患者采用超声观察瘢痕妊娠情况;治疗转归;血HCG水平及随访1个月,复查B超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中10例患者提示考虑为子宫切口处妊娠Ⅰ型,其余8例考虑为Ⅱ型。8例行清宫术及6例病灶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妊娠组织,术后恢复好。2例未行手术而行药物治疗患者血HCG下降相对缓慢,经过30~42 d后血HCG下降至正常,疗效均满意。瘢痕妊娠Ⅱ型患者停经时间、身体恢复时间与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2组剖宫产间隔时间、H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随访1个月,HCG均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复查超声发现宫腔粘连1例、输卵管积水1例,余未见异常。结论联合影像技术可及早发现妊娠情况,Ⅰ型瘢痕妊娠恢复情况明显好于Ⅱ型瘢痕妊娠,预防和及早发现是处理瘢痕妊娠的最佳方法。
李芳王翠
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剖宫产
VEGF和COX-2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VEGF和COX-2 mRNA在恶性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集96例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VEGF、COX-2 mRNA水平。[结果]VEGF和COX-2 mRNA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高表达,且高表达VEGF和COX-2 mRNA的AL患者治疗缓解率低。VEGF和COX-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均呈高表达,且急变期表达水平高于慢性期(P<0.05)。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VEGF和COX-2的表达水平亦升高。共同表达VEGF和COX-2 mRNA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VEGF及COX-2在恶性血液病中高表达,是各种恶性血液病的重要预后指标。
李琳任金海成志勇司淼高连彬彭亚玲边欣李芳王春生
关键词:VEGFCOX-2血液病预后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还可以引起不孕甚至癌变,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常选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但术后复发率高。本文将EP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孟丽赵肖丽李芳张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恶性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正常细胞增生和恶性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IGF系统各组成成分存在着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通过与IGF受体竞争性结合IGF,
李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恶性肿瘤
宫腔镜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人工不全流产1例
2011年
患者,28岁,G2P1。主因人工流产术后持续阴道出血2+月,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2010年7月23日,量、色同以往月经。
李芳
关键词:宫腔镜瘢痕妊娠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2016年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及好转率均较对照组高, 腹部坠胀疼痛, 腰骶部酸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观察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李芳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联合治疗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术后复发的预防被引量:49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定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行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86例患者,术后分为激素治疗组和观察组,激素治疗组术后给予安宫黄体酮周期性治疗3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56例,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32例;激素治疗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2.3%,观察组复发率为1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2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术后2年23例自然妊娠,妊娠率为71.9%,但激素治疗组妊娠率(70.6%,12/17)和观察组(73.3%,11/1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诊断及治疗效果明确,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孟丽赵肖丽李芳任秀丽赵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复发孕激素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对患者尿动力学、性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合计7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尿动力学、肿瘤标志物、性功能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收缩压为(81.55±13.18)mL/cm H_(2)0,(20.46±4.65)L/s,(35.09±7.41)cm H_(2)0,对照组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收缩压为(60.14±10.27)mL/cm H_(2)0,(14.48±3.92)L/s,(28.15±6.94)cm H_(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大膀胱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性欲望、阴道湿润及疼痛、性唤起及高潮、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能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性功能,且与常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同等疗效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
彭嘉文智亚楠王阳刘盼冯芳李芳
关键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尿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