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争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安国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生物标记物水平变化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碱酯酶(CHE)、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变化,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第一次因急性期脑梗死住院的患者206例,其中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1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同期于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者中随机选择12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内采集静脉血,应用NIHSS评分,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CHE、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比较各因素的变化情况;预后良好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ACI组患者血清Hcy、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NT-proBNP和Ddimmer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而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HE水平显著下降(P<0.05),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口服血糖(FPG)Hcy、Ddimer、BNP、CHE对ACI发病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BNP和CHE与预后密切相关。CH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以CHE<3200U/L为临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91.0%;BNP对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以BNP>1500ng/L为临界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2.3%,特异性分别为95.0%。结论血清Hcy、CHE、BNP和D-dimer水平均与ACI发病密切相关,血清BNP是ACI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而血清CHE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二者结合,对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李亚争赵建伟杨玉张建伟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胆碱酯酶D二聚体
- 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脑卒中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治疗的差异。方法:将ICU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全天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较短时间内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更适合脑卒中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经济负担轻,值得临床推广。
- 李亚争赵建伟刘灿
- 关键词:微量泵胰岛素脑卒中高血糖
-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硫化氢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硫化氢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方法首发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硫化氢(H_2S)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浆H_2S和Hcy作相关分析,血浆H_2S水平诊断脑梗死做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H_2S显著降低,Hcy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可信区间为(0.871,0.980),H_2S诊断中青年脑梗死的诊断点为16.005μmol/L,以此诊断点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结论 H_2S参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青年患者通过检测血浆H_2S水平可协助预测脑梗死的发病。
- 李亚争赵建伟马敬习赵娜崔丽嵘
- 关键词:脑梗死中青年同型半胱氨酸
- 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
- 2017年
- 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25毫克静脉输液,日二次,在患者住院第1天及第14天,采肘静脉静脉血检测血清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与治疗第?1?天相比,治疗第?14?天时丁苯酞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第14天时,丁苯酞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具有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机体抗氧化物质水平的降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李亚争赵建伟刘灿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
- 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 李亚争赵建伟
-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青年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