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耐药
  • 2篇新生儿感染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病原菌
  • 2篇病原菌分布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生儿感染性...
  • 1篇血疗
  • 1篇血培养
  • 1篇药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术后复发转移
  • 1篇子宫

机构

  • 6篇保定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王磊
  • 4篇于涛
  • 2篇宋兰萍
  • 2篇王微微
  • 2篇冯建忠
  • 1篇李冬
  • 1篇王纪元
  • 1篇王佳
  • 1篇成丽
  • 1篇刘建刚
  • 1篇袁雄州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血培养分析前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血培养静脉采集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1-15日,该院未进行严格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时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的患儿静脉血标本70份纳入对照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血液标本采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于2015年12月16-31日采集70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标本的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2组标本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标本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静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对细菌检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血护士工作随机化、采血前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详细、标本采集质控知识缺乏、标本登记记录交接不清、发现问题时未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采血量不足等。对检验结果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标本溶血、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患儿血液标本量等。结论血培养静脉采血过程中对细菌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细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于涛王云双王磊
关键词:儿童血培养影响因素
新生儿感染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肠杆菌科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生儿科送检的666份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分离操作,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ESBLs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结果判读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原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结果新生儿科培养标本666例,分离细菌242株,肠杆菌科217株,占89.67%。217株肠杆菌科从痰标本中检出198株,占91.24%(198/217);血标本共检出10株,占4.61%(10/217);便标本共检出6株,占2.76%(6/217);分泌物标本共检出3株,占1.38%(3/217)。12种抗生素对新生儿科分离的5种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结果分析显示: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然后是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ESBLs是肠杆菌科主要耐药菌,242株分离细菌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产酶数75株,产酶率为68.18%(75/110);克雷伯菌产酶数54株,产酶率为69.23%(54/78)。结论新生儿病房等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是肠杆菌科的易感人群,且以呼吸道感染(痰标本)为主。治疗感染产ESBLs大肠杆菌的有效药物为耐药率较低的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
王磊冯建忠
关键词:肠杆菌菌谱
新生儿科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于涛刘建刚王微微臧金鹏王磊宋兰萍
课题通过对保定地区八年内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的分析,发现新生儿科细菌菌群变迁及药敏结果与新生儿科用药相关,并提出由于新生儿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用药紧急,对此类抗生素敏感性强,明显高于国内报道;新生儿...
关键词: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
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分析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51例接受换血疗法新生儿的血分析、胆红素、电解质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母子血型与ABO系统血型不合为33例/28例,Rh系列4例,ABO合并Rh1例;其他原因18...
曹明祝雯王磊于涛
关键词:新生儿换血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科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保定地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变迁,指导新生儿科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某院新生儿科2001年1月~2008年12月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照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8年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39.02%~68.87%和22.04%~69.05%。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MRSA26.67%~60%,MRSCNS22.22%~66.67%。[结论]新生儿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三代头孢耐药率已呈明显耐药趋势,因此,应加强抗生素管理,遏制"超级细菌"的产生。
王磊冯建忠李冬宋兰萍袁雄州王微微于涛
关键词:新生儿病原菌耐药性
miR-24-3p BHLHE2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24-3p(miR-24-3p)、基本螺旋-环-螺旋家族成员e22(BHLHE2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4例EC患者为EC组,另选取同期134例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血清miR-24-3p、BHLHE22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24-3p与BHLHE22的关系;E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miR-24-3p、BHLHE22对E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C组中血清miR-24-3p表达水平升高(P<0.05),BHLHE22表达水平降低(P<0.05)。TargetScanHuman网址预测miR-24-3p与BHLHE22间存在结合位点。EC患者血清中miR-24-3p与BHLHE2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1,P<0.001)。与未复发转移组相比,复发转移组EC患者血清中miR-24-3p表达水平升高(P<0.05),BHLHE22表达水平降低(P<0.05)。未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LHE22是E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miR-24-3p、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其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4-3p、BHLHE22二者联合预测E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优于血清miR-24-3p、BHLHE22各自单独预测(Z_(二者联合-miR-24-3p)=3.434,P=0.001;Z_(二者联合-BHLHE22)=2.281,P=0.023)。结论EC患者血清miR-24-3p水平升高,BHLHE22水平降低,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二者联合预测E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价值较高。
王佳索青霞王纪元成丽王磊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