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会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纠正试验与狼疮抗凝物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应用绘制ROC曲线分析,确定利用血浆纠正试验结果,预测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狼疮抗凝物质(LA)的临界诊断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110例,轻型72例(66%)、中间型26例(23%)、重型12例(11%)。回顾分析患者的血浆纠正试验及LA检测结果,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计算其LA阳性的最佳临界诊断值。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0.959(95%CI0.961-0.987),Youden值为0.826,所对应的孵育法APTT为39.6s为有无LA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敏感度为87.3%,诊断特异度为95.1%。AUC=0.971(95%CI0.962-0.994).Youden值为0.886所对应的孵育法APPT为3.6s此即区分低浓度比值与高浓度比值LA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敏感度为94.7%,诊断特异度为95.2%。结论:APPT纠正试验可为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LA产生的早期诊断指标。
- 罗俭权陈达勇陶珊花周善明
- 关键词:狼疮抗凝物质
- 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检验医学以生物、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专业为基础,面向临床各科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学科。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 陶珊花冯天斌周善明胡惠珍
- 关键词:检验科
- 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陈国新周善明冼洁霞
- 临床实验室设计与规划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临床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越先进,等级就越高,其规划与设计的意义就越显重要。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者能够提出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方案,并要求相关管理者了解现代化临床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知识。
- 陈国新周善明陈月梅
- 关键词:实验室
- 血小板四项参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在妊高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及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妊高征孕妇,40例正常孕妇和40例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标本分别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血小板四项参数采用SYSMEX 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采用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结果: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的血小板数量(PLT)降低,血小板其他参数(MPV、P-LCR、PDW)升高。妊高征组的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凝血指标(PT、APTT、TT)比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缩短。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和凝血指标(PT、APTT、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和预测妊高征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国新陈月梅周善明王妍曾仪琼李丽云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小板四项参数凝血四项指标
- 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正常妊娠组80例及GDM组64例进行空腹血糖(FBG)、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SP和HbA1C的测定。结果 GDM组FBG、50g糖筛查试验、GSP、HbA1C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FBG、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SP、HbA1C阳性率分别为53.13%、78.13%、82.81%、87.50%。HbAlC其灵敏度、特异度、总的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97.50%、93.06%、95.55%,而GSP其灵敏度、特异度、总的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81%、92.50%、88.19%、89.83%。在诊断GDM的四项检查中最理想为HbAlC,其次为GSP。结论 HbA1C和GSP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陈国新周善明陈月梅黄家玲
- 关键词: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糖尿病
- 乙肝病毒标志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孕妇血液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HBsAg、HBeAg、HBeAb、HBcAb,探讨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与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对2256名孕妇肘静脉血和其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消毒的脐带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HBeAg、HBeAb、HBcAb。并对上述四种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母婴垂直传播的分析。结果2256例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者289例,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2.81%。母亲HBsAg(+)/HBeAg(+)/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阳性率高达19.8%,母亲HBsAg(+)/HBeAb(+)/HBcAb(+)新生儿组脐带血HBsAg(+)检出率为1.69%,对照组的新生儿则无一例HBsAg阳性。三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母亲血清HbeAg阳性在母婴垂直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这类患者进行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乙肝宫内感染的发生。
- 陈国新周善明
- 关键词:新生儿孕妇乙肝病毒标志
- 基层综合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被引量:8
- 2010年
-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医技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工作者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具有高度传染性物质,常常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源头科室。已有学者报道了检验科等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慎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实例[1],为了加强检验人员的自我保护,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防止各损伤因素侵害检验人员,笔者就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隐患做了调查并提出一些探讨。
- 陶珊花吴芳周善明胡惠珍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感染医院检验科临床医技科室医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