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潘谢矿区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优化研究
- 矿井涌水量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矿山制定开采方案及排水系统设计的依据。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防止淹井事故的发生以及实现高效开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矿...
- 刘浩
- 关键词:矿井涌水量预测水文地质
- 朱集东矿GNSS网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
- 目前,针对矿区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大面积沉陷监测的问题,往往采用GNSS精密定位技术,利用其数据采集实时性、全天候、成本低、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进行矿山地面沉降监测。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利用GNSS技术建立测区控制网,通...
- 刘浩
- 关键词:数据处理开采沉陷平面坐标转换
- 文献传递
- 基于信号检测和算法分析的煤岩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不同硬度煤岩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基于煤岩截割试验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了一种煤岩识别方法,利用截割装置对相似模拟试验中的1种煤层和5种不同硬度的煤岩组合体进行截割,采集6种截割工况的三相电机的三相电流特征信号和模拟截割滚筒与煤岩体接触面的红外热成像温度特征信号。结果表明:随着煤岩体硬度的增大,三相电流和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峰值增大;截割同一种煤岩体时,三相电流和红外热成像温度会随着模拟截割滚筒与岩层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原始样本处理,再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原始样本和经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后的样本进行分类对比。经过两种算法处理后正确预测的样本数量从1238个增加到1430个,煤岩识别精度从84.17%提高到99.38%。研究成果可为采煤机智能化精准割煤提供参考。
- 杨德传彭志伟刘浩
-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算法
- 一种带有螺旋钻头的自钻式注浆锚杆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螺旋钻头的自钻式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本体、螺母、垫板、注浆塞、螺旋钻头、连接套、套筒、居中板;所述锚杆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下侧设置有注浆塞;所述垫板的上侧设置有螺母,且螺母与锚杆本体通...
- 杨德传刘浩
- 掘进机截割头截割性能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 掘进机是目前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重要设备,截齿既是掘进机工作机构的重要切割部件,又是易损坏消耗量极大的零件,研究与设计掘进机用镐型截齿的新结构,探讨截割头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煤矿开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 刘浩
- 关键词:掘进机截割头截割性能动力学分析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GMA的两级电液伺服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GMA的两级电液伺服阀,属于液压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阀体(3)、阀芯(4)、左喷嘴(6)、右喷嘴(7)、铰接挡板(11)、反馈杆(5)和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上述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 王传礼周禾清邓海顺刘浩邱大龙
- 文献传递
- 受加载速率影响花岗岩破坏试验及前兆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受加载速率效应影响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失稳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破裂响应机制,对花岗岩开展了五种不同加载速率的试验并配以声发射监测系统,分析了变加载速率下花岗岩试件各应力阶段的破裂演化特征、力学参数、声发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声发射振幅集中度曲线Γ的变化规律,获得花岗岩失稳破坏前兆的预警信息。结果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破坏所需时间越短且破坏越烈;试件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与加载速率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当加载速率超过0.1kN/s时二者增幅均减缓,峰值强度增幅由26.00%下降至6.50%,弹性模量增幅由35.60%下降至12.00%,峰值应变与加载速率呈现出良好的负相关性;声发射活动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增长,AE振铃计数呈现出指数增长,AE能量信号逐渐由“孤震型”向“群震型”转化;声发射b值随加载时间总体呈现出“W”型变化,试件破坏时声发射b值随加载速率的升高而降低,由0.47(0.02kN/s)降至0.30(0.50kN/s),该现象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的破裂尺度越大,试件破坏的越彻底;RA-AF散点数据在各应力阶段分布特征表明,加载速率越大,试件内部剪切裂纹随发育越好;振幅集中度曲线Γ在震荡上升阶段和骤然上升阶段之间的斜率突变点定义为变加载速率下花岗岩试件的临界损伤因子,该点可作为岩石失稳破坏前的预警信息。
- 殷志强韩宁齐潮张驰张驰刘浩张永坤曹坤
- 关键词:花岗岩声发射
- 谢桥煤矿厚硬顶板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2025年
- 针对淮南谢桥煤矿11618工作面运输顺槽面临的厚硬顶板强矿压问题,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对巷道围岩应力场的调控机理,基于摩尔-库伦准则构建FLAC3D模型,揭示了切顶前后应力演化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技术显著优化了顶板应力分布,垂直应力峰值降低17.8%,促使应力集中带向煤体深部转移3.4 m;同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由未切顶时的63 MPa降至56 MPa,但煤帮垂直应力峰值因应力再分配升高21%。现场实测显示,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低于300 mm预警阈值,锚杆锚索支护承载力稳定,验证了该技术对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
- 杨德传刘浩刘畅
- 关键词:厚硬顶板数值模拟围岩控制
- 袁店二井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研究
- 本文以袁店二井煤矿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袁店二井煤矿在生产和建设时期的地质资料,在研究岩浆岩和煤层物质组成的基础上,结合井田的地质勘探成果与井下生产实际,对井田内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煤层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北...
- 刘浩
- 关键词:岩浆侵入天然焦发育特征
-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GMA的两级电液伺服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GMA的两级电液伺服阀,属于液压伺服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阀体(3)、阀芯(4)、左喷嘴(6)、右喷嘴(7)、铰接挡板(11)、反馈杆(5)和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上述超磁致伸缩驱...
- 王传礼周禾清邓海顺刘浩邱大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