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语种
  • 1篇思政
  • 1篇泰语
  • 1篇听力
  • 1篇听力技能
  • 1篇图像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国
  • 1篇农业国际化
  • 1篇桥头堡
  • 1篇桥头堡战略
  • 1篇热带
  • 1篇热带作物
  • 1篇组织法
  • 1篇作物
  • 1篇小语
  • 1篇小语种
  • 1篇课程
  • 1篇一带一路

机构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白丽华
  • 1篇孟新星
  • 1篇杨雁
  • 1篇张琳

传媒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
2025年
本文首先阐述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绩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构建和完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最后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探究了该学院如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提供实践经验,以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国际化人才,推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目标的实现。
白丽华凌越张文慧
通过图像组织法提高泰语听力技能
2015年
听力是人拥有的一项重要技能。我们拥有听的技能,每天都在使用这项技能,但却很少注重训练实践提高。图像组织法说明了观点和讯息的组成,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把图像组织法应用于泰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力技能,是一种有效帮助提高学生泰语听力技能的方法。通过使用图像组织法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己深层次分析总结所听到的信息,并使用自己认为适当的平面图或流程图表达出来,这种学习方法将活跃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想主动学习深入学习,引发了学生想提高泰语听力技能的愿望。
白丽华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地方高校小语种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年
“一带一路”是国家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伟大倡议,作为“一带一路”所经的重要区域,云南当地各类高校的小语种专业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对此,云南地方高校需要坚决拥护“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针对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的培养践行课程思政机制,以遵循施教的政治原则和育人导向、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资源方向、强化教师的育德理念和育人能力为路径,有效提升小语种专业人才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全面培育兼具小语种语言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高效实施。
白丽华朱媛媛褚飞马莹颖
关键词:小语种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云南省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及南亚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并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区位优势。随着桥头堡建设步伐的加快,既懂专业知识,又有语言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备受瞩目,因此东南亚语言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该文通过调研云南各地州外资企业、中资企事业单位对东南亚语言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云南省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现状,探索研究高校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模式。
杨雁张琳白丽华孟新星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