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分析观察
- 2020年
- 观察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对减少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护理的手术治疗患者52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研究两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凝血功能水平及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3.84%)显著低于参照组(34.61%),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相较于常规方案护理办法,有效恢复了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了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 王丽刘文霞于霞李淑红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
- 西洛他唑与吡拉西坦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VCIND临床疗效研究
- 2017年
- 评价吡拉西坦与西洛他唑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VCIND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0例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评分(18-25分),随机分为西洛他唑和银杏叶软胶囊治疗组与吡拉西坦和银杏叶软胶囊对照组,全部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6、12个月,采用MoCA评价其智能。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72%)较对照组(51%)高。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更显著(p<0.05),有效率(91%)较对照组(60%)明显提高。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银杏制剂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能延缓痴呆的发展,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疗效优于吡拉西坦和银杏制剂,值得临床选择推广。
- 李淑红王丽
- 关键词:西洛他唑吡拉西坦银杏叶软胶囊
- 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心理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效果
- 2020年
- 分析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心理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护理的患者58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及研究组(n=2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接受护理后均较接受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心理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提升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推荐使用。
- 于霞王丽刘文霞李淑红
-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 2019年
- 讨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的134例患者成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继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实施全面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评判标准:各项术后恢复时间、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SF-36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的7.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7%,P<0.05。结论:实施全面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王丽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护理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长素2浓度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长素2(Ang-2)浓度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健康查体者38名。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MMP-9、VEGF、Ang-2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MMP-9[(7.896±2.245)ug/L]、VEGF[(312.6±34.1).g/L]、Ang-2[(34.24-1.8)ng/L]较健康查体者[MMP-9:(3.2874-0.531)ug/L、VEGF:(202.24-26.3)ng/L、Ang-2:(27.14-1.25)ng/L]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5114、5.4627、6.8221,P均〈0.01);恢复期患者血清MMP-9[(5.213±3.772)ug/L]、VEGF[(271.24-45.5)ng/L]、Ang_2[2(30.14-1.23)ng/L]较急性期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1437、2.2532、4.5257,P均〈0.05)。大、中、小面积梗死灶患者血清MMP-9[(9.962±1.654)、(8.1254-1.231)、(6.4984-1.695)ug/L]、VEGF[(461.64-65.2)、(354.24-66.8)、(292.2±51.2)ng,/L]、Ang-2[(36.1±1.72)、(32.8±1.32)、(28.9±2.5)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579、11.393、21.303,P值分别为0.033、0.015、0.004)。结论血清MMP-9、VEGF、Ang-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面积和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三者水平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淑红田丽尹蕾王丽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 西洛他唑、银杏叶软胶囊单独与联合应用治疗VCIND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观察对比西洛他唑、银杏叶软胶囊单独与联合应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50例脑梗死后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18~25分)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1~27分)存在认知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西洛他唑联合银杏叶软胶囊的观察组50例,单独服用西洛他唑片的对照 A组50例,单独服用银杏叶软胶囊的对照B组50例.治疗后12个月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对3组评分进行对比.3组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A组与对照B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西洛他唑,银杏叶软胶囊治疗VCIND患者均产生治疗效果,而其联合应用的观察组效果较单独使用西洛他唑片对照A组及单独使用银杏叶软胶囊的对照B组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联合应用.结论.
- 王丽崔丽丽张洁李淑红侯珊
- 关键词:西洛他唑银杏叶软胶囊
- 牛膝多糖调控转移相关蛋白1/核因子-κB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破坏的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牛膝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踝关节破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A组、牛膝多糖组及低表达转移相关蛋白1(MTA1)组,每组10只。肉眼观察大鼠踝关节变化,进行关节炎评分。HE染色与番红O-固绿染色检测大鼠滑膜炎症、骨侵蚀和软骨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滑膜组织MTA1、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滑膜组织MTA1、NF-κ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滑膜组织MTA1、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大鼠踝关节增粗,关节炎评分增加且在21 d后显著升高,踝关节滑膜增生,滑膜炎症评分、骨侵蚀评分和软骨损伤评分升高,滑膜组织MTA1、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与RA组比较,牛膝多糖组大鼠踝关节变小,关节炎评分降低,踝关节滑膜厚度减少,滑膜炎症评分、骨侵蚀评分和软骨损伤评分降低,滑膜组织MTA1、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减少(均P<0.05)。与RA组比较,低表达MTA1组大鼠滑膜组织MTA1、NF-κB蛋白表达减少,骨侵蚀评分减少(均P<0.05)。结论:牛膝多糖可通过下调MTA1/NF-κB通路改善RA大鼠踝关节破坏。
- 康聪杨光王芳王丽夏男男张存
- 关键词:牛膝多糖核因子-ΚB关节破坏
- 血清因子与梗死灶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研究血清 MMP-9、VEGF、Ang-2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系,探讨它们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标准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健康查体50例.急性期、恢复期进行血清 MMP-9、VEGF、Ang-2 水平测定、脑梗死面积测定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因子水平较健康查体者显著升高;恢复期患者血清因子水平较急性期显著降低.大、中、小面积梗死灶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 MMP-9、VEGF、Ang-2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存在一致的动态变化,且三者均与患者梗死灶面积大小成正比.动态监测三者水平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李淑红田丽尹蕾牟荣芳王丽
- 基于微信的培训模式在科室感染防控中的培训效果及对培训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21年
- 总结分析在科室感染防控中实施以微信为基础的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探究对培训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的实习生100名,按照病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授课,观察组接受基于微信的强化培训模式,通过感控护士长开展专业授课,运用微信扫码答题小程序,对两组实习生课程结束后的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际执行情况率、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正确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实际执行情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手卫生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观察组手卫生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科室感染防控工作中,基于微信的培训模式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以及较高的培训质量,值得推广。
- 王丽车凯薇刘文霞于霞
- 关键词:手卫生
- 基于双向评价的培训模式在护士三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2021年
- 研究分析在医院护士三基培训工作中实施基于双向评价的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参训的护士20例,在完成基于双向评价的护士三基培训后,分析加培训的护士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授课教师讲授质量。结果:实施干预后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分数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带教老师的课程设计、课程深度、讲解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护士三基培训中实施基于双向评价的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培训质量,提升护士的培训成绩以及带教老师的授课能力,值得推广。
- 于霞王丽车凯薇刘文霞
- 关键词:护士三基培训授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