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经验总结,探索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研究。方法选取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和基础性护理,给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的临床护理后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价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加快疾病的治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杨丽梅吴红恩
- 关键词:脑卒中内科护理康复护理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分析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为保障研究的合理性,规范设置研究资料的选择条件,严格把控治疗过程,同时科学应用检测方法和统计方法。依据有关标准,共筛选出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患者240例,入院后均给予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同时,从中随机抽取90例结合甲钴胺治疗,设立为对照组,剩余的150例除使用甲钴胺,再联合木丹颗粒治疗,设立为治疗组,所有药物的应用剂量和方式均遵循医嘱,分析效果。结果:以总有效率指标评价整体疗效,经统计,治疗组为96.67%(145/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6%(77/90),p<0.05。以不良反应率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治疗组为2.00%(3/150),与对照组的2.22%(2/90)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检测患者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Conduction velocity of motion,MCV)、站起后心率变异(Heart rate v ariability,HRV)率、站立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值等体征指标发现,治疗后各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症状,且不会因联合用药而增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推广。
- 贾荣梅伊敬东高倩杨丽梅李玉芝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西医联合治疗木丹颗粒甲钴胺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的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0
- 2020年
- 目的探究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的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前瞻性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结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患者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观察两组肌电图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上升,MDA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和肌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抗氧化应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杨丽梅贾荣梅高倩伊敬东李玉芝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木丹颗粒甲钴胺神经电生理氧化应激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DPN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d肌内注射,治疗2周后序贯口服甲钴胺片500μg,3次/d,治疗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木丹颗粒7 g/次,3次/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总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TSS)、神经传导速度、NOD样受体NLRP3(NACHT,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T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4.19±2.11)分比(5.70±2.28)分;(2.50±1.78)分比(5.71±2.70)分,P均<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V和MC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LRP3、IL-1β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NLRP3、IL-1β及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同时可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 贾荣梅高倩杨丽梅伊敬东李玉芝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木丹颗粒甲钴胺神经传导速度
-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4例、有效14例、好转9例及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4例、有效17例、好转5例及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较低,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有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高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吴红恩杨丽梅
- 关键词: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DCAN患者2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3例)和治疗组(104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注射液)500μg/d肌内注射,治疗2周后序贯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片)500μg,3次/d,治疗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木丹颗粒7 g/次,3次/d,饭后30 min口服,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QT离散度(QTd)、T波峰末期值(Tp-e)及Tp-e/QT比值等心电图T波峰末期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QTd[(34.66±5.28)ms比(34.59±5.28)ms]、Tp-e[(105.10±13.79)ms比(105.68±13.81)ms]和Tp-e/QT[(0.12±0.02)比(0.12±0.0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Td、Tp-e及Tp-e/QT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QTd:(40.83±5.54)ms比(36.17±5.30)ms;Tp-e:(120.87±14.72)ms比(110.73±13.85)ms;Tp-e/QT:(0.20±0.04)比(0.16±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钴胺单药相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可提高DCAN患者QTd、Tp-e及Tp-e/QT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高倩贾荣梅杨丽梅伊敬东李玉芝
- 关键词:木丹颗粒甲钴胺心电图
- 艾森量表和精简的艾森量表预测中国非心房颤动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准确性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在非心房颤动型卒中患者中,验证艾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ne,ESRS)预测卒中复发的准确性,将艾森卒中量表给予改良,并对改良后的艾森量表进行验证。方法分析连续住院治疗的510例脑梗死惠者的资料,依照艾森卒中量表给予评分,1年后随访到468例患者,按照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将复发纽和未复发组中的各个危险因素进行比较,根据结果 ,去掉无效题目,将艾森量表给予精简,并评价艾森量表和精简后的艾森量表的预测卒中复发的准确性。结果复发组201例和未复发组267例中,艾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中的高血压(P=0.0010)、心脏病(P=0.0162)、吸烟(P=0.0220)、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卒中(P=0.0000)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年龄(P=0.2565)、既往心肌梗死(P=0.5072)和外周动脉病(P=0.1578)的比例在两组惠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简的Essen量表删去了年龄、既往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病3个无效的题目。精简的Essen量表预测卒中复发的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5[95%(confidenceinterval,cl):0.596~0,695),完整的Essen量表预测卒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0(95%Cl:0.601~0.699),均大于基准线的面积,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5)。结论 Essen量表可以用于预测卒中的复发,精简的Essen量表可以达到与完整的Essen量表相近的预测效果。
- 付广荣员伟强陈培豪林嵩艺李根玉张彦芳田红军贺力男郭爱武伊敬东王志勇杜丽欣张佳丽李建梅许素娟吴红恩翟晓薇张伟高丽杨丽梅付宝忠
- 关键词:卒中量表复发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73.34±26.23)分,高于对照组(55.67±21.37)分;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88±4.70)d,低于对照组(25.28±7.5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栓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马林杨丽梅朱立红
-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