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十五五”时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深度应用,人工智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步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立足“十五五”,我国要紧紧抓住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发挥既有优势,补齐短板不足,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钟新龙王聪聪高旖蔚韩健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窗口期
- 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我国空中互联网发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曾几何时,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使用互联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推出机上WiFi接入服务,供旅客在飞行过程中使用互联网。自2018年以来,我国加速构建空中互联网生态圈,提升机上网络技术和应用水平,为旅客带来更美好的航空旅行体验,也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落实民航强国战略。
- 彭健滕学强韩健
- 关键词:航空旅行信息消费高空飞行互联网生态圈
-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建议
- 2016年
- 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场规模突破1100亿美元,未来年,全球信息安全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国家层面1.营造良好的产业政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建立信息安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审查制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比如完善数据、软件等托管,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管理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和政策。改善企业发展的市场和应用环境。建议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 韩健陈光
- 关键词:信息安全产业隐私保护网络攻击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态势感知
- 我国主要省份软件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份460家代表性软件企业的研究发现,超六成省份软件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软件企业竞争力"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明显,软件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整体偏弱,研发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企业产出效率普遍较低。因此,应以做大做强软件企业为目标,以国际软件企业为标杆,培育一批规模经营效益好、管理先进、主业优势突出、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跨国经营规模化、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软件大企业。充分挖掘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资源和市场优势,增强软件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带动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
- 吕海霞韩健
- 关键词:企业规模
- 2023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被引量:2
- 2023年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加快未来产业布局。我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3年,政府将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发展,颠覆性研究和融合式创新将不断加速催生未来产业新发展方向,地方未来产业培育有望实现发展路径新模式新突破。同时,需关注部分地方重点领域布局不够精准、产融资本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培育风险性评估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国家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建立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要素供给体系,完善未来产业培育风险评估机制。
- 孙美玉李雨凌彭健韩健
- 推动我国云计算规模化发展和深层次应用的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我国公有云服务持续高速增长,覆盖云计算产业链的软硬件技术体系已形成,云计算服务从电子商务、游戏视频等领域向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不断延伸,我国已成为云计算应用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但我国云计算在规模化发展和深层次应用方面还存在服务市场规模较小,服务种类附加值较低;开源技术掌控力尚不足,软硬件产品性能和云服务能力不强;数据中心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应用和发展环境有待继续优化等问题。应通过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云计算应用推广工作机制、优化云计算应用和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加大云计算服务推广力度等措施推动云计算的应用和发展。
- 陈阳韩健邓荣春
- 关键词:云计算规模化法律法规应用环境
- 工业大模型落地应用进展、痛点及对策建议
- 2025年
- 目前,国产工业大模型不断发展,在部分工业环节已实现初步落地,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工业规律捕捉难、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细分场景应用模式零散、成本投入高等痛点问题突出,导致工业大模型应用仍处在初级水平。
- 韩健王梓怡牟华伟孙刚李星锦
- 关键词:痛点
- 构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 2024年
- 韩健: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北京市在发展未来产业方面有哪些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姜军成:在发展未来产业方面,北京的基础科学优势较明显。“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谋划未来产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人工智能、6G、元宇宙、类人机器人、氢能、新型储能等11个领域制定了22项针对性产业政策,初步形成了市区两级紧密衔接的政策体系。
- 韩健姜军成吕卫锋谢小勇彭世权胡建林
- 关键词:创新生态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