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根来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遂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5篇股骨
  • 4篇螺钉
  • 4篇内固定
  • 4篇老年
  • 3篇远端
  • 3篇手术
  • 3篇桡骨远端
  • 2篇转子间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康复
  • 2篇老年股骨
  • 2篇老年人
  • 2篇固定架
  • 2篇发病
  • 2篇高龄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机构

  • 15篇遂昌县人民医...

作者

  • 15篇周根来
  • 6篇朱俊锋
  • 4篇董大海
  • 2篇朱俊峰
  • 2篇刘欢乐
  • 1篇雷利华
  • 1篇兰威

传媒

  • 6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5
2011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人口老龄化有增多趋势。如治疗不当,易出现并发症。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伤肢功能的恢复。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装置之一。
周根来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高龄患者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康复训练内固定装置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后观察组影像学测量显示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桡侧长度短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根来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桡骨远端骨折粉碎性骨折
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康复被引量:2
2001年
巫智强周根来朱俊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康复老年人外科手术
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后早期负重锻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后早期负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Ⅰ型骨折5例、EVANSⅡ型骨折21例行PFNA-Ⅱ内固定,术后早期负重锻炼,观察术后骨量丢失、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手术时间约为50分钟,术中出血量约为220ml。术后早期负重锻炼,未出现髋内翻,髓内钉、螺旋刀片钉断裂以及刀片切出股骨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14周,平约为10周。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应用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Ⅰ、Ⅱ型),术后早期负重锻炼不会增加髋内翻,髓内钉、螺旋刀片钉断裂以及刀片切出股骨颈等并发症,且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患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理想选择。
朱俊锋周根来董大海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
抗菌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2002年
廖方斌周根来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用药
重度创伤早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2000年
梁湖猷周根来
关键词:创伤血糖预后
老年急腹症96例原因分析
2000年
梁湖猷周根来
关键词:急腹症发病原因老年人病例分析
应用SR-PGA治疗Maisonneuve骨折被引量:3
2001年
巫智强朱俊峰周根来
关键词:骨折MAISONNEUVE可吸收螺钉手术方法
机体不同部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2011年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以及处理原则,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21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的预后与年龄、身体素质、病变部位、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并发症较多,预后不良。结论对于骨质疏松导致的压缩性骨折理想治疗方法是将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残废率。
周根来朱俊锋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单臂外固定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结合简单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分析评价经单臂外固定架及简单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严重钉道感染,根据Dienst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其中优1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9%。结论单臂外固定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实用,术后腕关节功能影响小,是治疗此类复杂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董大海朱俊锋周根来
关键词:外固定架简单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