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焕香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血压变异
  • 3篇皮素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2篇血管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内皮素-1
  • 2篇内皮素-1水...
  • 2篇护理
  • 2篇高血压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跌倒
  • 1篇跌倒原因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机构

  • 7篇泰安市第四人...
  • 2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孙焕香
  • 3篇孟秋云
  • 2篇逄小红
  • 2篇李桂英
  • 2篇陈燕
  • 1篇高云
  • 1篇张雪岩
  • 1篇张娟娟
  • 1篇李冠珍
  • 1篇程光
  • 1篇张慧
  • 1篇鲍春梅

传媒

  • 3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标准,筛选出104例高血压病患者,并据血压的数值分为1、2、3级高血压,以此把高血压组分为3组为实验组,并筛选出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无创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ET-1及UAC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高血压组ET-1、UACR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且随着高血压的分级越高,ET-1、UACR水平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ET-1、UACR水平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呈显著正相关(ET-1: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7,0.879,0.863,0.633;P值为0.000,0.015,0.000,0.000。UACR: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9,0.675,0.922,0.628;P值为0.000,0.042,0.000,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而且与血压变异相关;可通过测定ET-1、UACR水平直接或间接评估内皮功能的改善或受损状况。
孟秋云孙焕香张福业鲍春梅张慧
关键词:血压变异内皮素-1
2例老年患者院外自带褥疮的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孙焕香
关键词:褥疮老年患者护理
糖尿病患者药物注射技术的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描述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技术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门诊就诊和住院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测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根据2011年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的标准评价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操作完全正确者62例(31%),不完全正确者138例(69%),其中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者26例(19%),注射部位不轮换者28例(20%),注射部位不检查与消毒者24例(17%),注射时不捏皮者16例(12%),进针角度不正确者20例(14%),针头留置时间<10 s者24例(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注射胰岛素疗程及定期门诊复诊对注射技术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有待提高,加强与规范胰岛素使用的健康教育管理势在必行。
孙焕香李冠珍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影响因素
血浆内皮素-1水平及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及血压变异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及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高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 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标准,筛选出10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高血压分为1~3级,共分3个组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无创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ET-1及UACR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ET-1、UACR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P <0.01),且随着血压的增高而增高,与24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校正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后,ET-1及UACR的水平仍与24 h SBP、24 h DBP、24 h SCV呈正相关(P<0.01);24h DCV与ET-1呈正相关(P<0.05)、与UACR无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而且与血压变异相关;其损伤的程度不仅与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与血压变异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收缩压变异.
孟秋云张福业逄小红陈燕赵廷利孙焕香李桂英张雪岩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MP-9和TGF-β1表达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是在T2DM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1,TGF-β1)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T2DM的LEAD患者血清中MMP-9和TGF-β1表达临床意义,为T2DM患者LEA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08-05-2018-03-30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80例,根据下肢超声结果,分为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NLEAD)组(42例)和LEAD组(38例),选择本院同期30名健康体验者纳入NC组,检测各组MMP-9和TGF-β1水平。结果 NLEAD组MMP-9水平为(81.23±10.63)ng/mL,LEAD组为(129.34±21.48)ng/mL,高于NC组的(52.32±9.31)ng/mL,F=2 083.023,P<0.001,且LEAD组高于NLEAD组,t=15.642,P=0.001。NLEAD组TGF-β1水平为(19.98±4.11)ng/mL,LEAD组为(32.65±7.48)ng/mL,高于NC组的(12.26±3.05)ng/mL,F=579.110,P<0.001,且LEAD组高于NLEAD组,t=7.453,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OR=2.105,95%CI为1.554~2.853,P<0.001)、收缩压(OR=1.312,95%CI为1.108~1.563,P=0.001)、MMP-9(OR=2.145,95%CI为1.471~3.286,P<0.001)、TGF-β1(OR=2.675,95%CI为1.436~4.982,P=0.002)和吸烟史(OR=1.468,95%CI为0.455~0.663,P<0.001)是T2DM合并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549,95%CI为0.455~0.662,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血清MMP-9和TGF-β1表达水平与T2DM的LEAD有关联,两者均升高,共同促进T2DM患者LEAD的发生发展。
张娟娟孙焕香程光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下肢血管病变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血压及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血压变异的影响,阐明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筛选1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并根据血压数值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分为高血压1级组36例、高血压2级组36例和高血压3级组32例,筛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无创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分别为(2.66±0.97)、(3.93±1.77)、(5.79±2.31)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7、0.879,均P〈0.05)。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r=0.863、0.633,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4 h平均收缩压(OR=1.47,95%CI为1.03~2.13)、24 h平均舒张压(OR=2.13,95%CI为1.16~3.98)、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OR=2.44,95%CI为1.32~4.76)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OR=0.47,95%CI为0.24~0.85)是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血浆内皮素-1的水平不仅与血压升高有关,而且与血压变异性关系密切。据此我们推论血浆内皮素-1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是导致内皮素-1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孟秋云高云逄小红陈燕李桂英孙焕香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1血压变异
心脑血管病患者跌倒原因与护理对策探讨
2016年
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跌倒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 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期间于我院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患者2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对照组(n=100)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n=100)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及评估,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以及评估后,患者跌倒坠床危险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孙焕香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跌倒原因护理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