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杏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1
- 供职机构: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疗效分析
- 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75%,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器械的应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仍是外科的难点和热点。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95 年7 月至2005年5月行了低位 直肠癌骶前切除85 例。
- 谌步云吴杏梅余伟民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被引量:1
- 2003年
- 谌步云吴杏梅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
- 微小切口在胆道外科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谌步云吴杏梅
- 关键词:胆道手术微小切口
- 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7月-2007年5月行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骶前出血1例占1.2%,术后吻合瘘3例占3.5%。术后随访2~60个月,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局部复发5例均已死亡;肝转移5例,其中3倒已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遵循TME原则,通过吻合器及双吻合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 谌步云吴杏梅余伟民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根治疗效分析前切除吻合口复发TME原则双吻合技术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和肠外组(单纯肠外营养)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一般情况、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耐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肠外组(均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予营养支持后,联合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肠外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 M、Ig A水平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营养支持后,联合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高于肠外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肠外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能促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 谌步云吴杏梅张鸿光余伟民
- 关键词:肠外营养结直肠癌营养状况
- 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疗效分析
- 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75%,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器械的应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仍是外科的难点和热点。我院自1995年7月至2005年5月行了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
- 谌步云吴杏梅余伟民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技术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梗阻性大肠癌的急诊手术治疗
- 1998年
- 肠梗阻可以是大肠癌的首发症状之一,尤以农村地区为多见,对大肠癌伴肠梗阻的急诊处理方式临床上尚有争论,本院于1991年3月至1997年6月收治22例,均行急诊手术,效果颇好,报告如下。对象与手术方式1.对象:男16例,女6例,年龄35岁至78岁(平均61.6岁),其中60岁以上16例(平均72.7岁)。肿瘤部位;盲肠3例,升结肠1例,肝曲2例,横结肠5例,左半结肠8例,直肠3例。梗阻时间:72小时至10天(平均3.5天)。2.手术方式:在尽快明确梗阻存在经积极作好手术前准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未行肠道准备,于就诊24小时内(平均16.3小时)急诊手术,术前。
- 吴杏梅
- 关键词:梗阻性大肠癌急诊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