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人类活动对纳帕海湿地黑颈鹤越冬生境的干扰强度与格局被引量:21
- 2017年
-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湿地造成空前的压力,在短期内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要特征;强度各异、来源多样的干扰对以城市湿地为载体的候鸟生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影响着候鸟的越冬生境质量,进而影响了候鸟的种群变化。其中,量化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与其对候鸟生境格局的影响是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帕海湿地(Ramsar湿地)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中部种群的主要越冬地,然而日趋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已经影响了黑颈鹤种群的越冬生境质量,因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区内,根据黑颈鹤的可利用景观,识别黑颈鹤的潜在生境,结合2010~2015年期间对人类活动干扰源的多次实地调查资料,将影响黑颈鹤生境的主要干扰源进行分类,确定其强度和干扰范围,从而确定2010~2015年期间黑颈鹤实际生境格局及复合干扰位置、强度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越冬种群稳定期和迁离期实际生境分别仅占两时期潜在生境的48.9%和38.3%,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黑颈鹤实际生境和潜在生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低复合强度干扰的影响面积在稳定期和迁离期都接近总干扰面积的90%,所以,低复合强度干扰是黑颈鹤生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低复合强度干扰,可以快速、有效地起到保护和恢复黑颈鹤生境的目的。
- 李杰胡金明罗怀秀贾海锋
- 关键词:黑颈鹤越冬生境城市湿地
- 纳帕海湿地表土碳、氮组分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高寒湿地对全球/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极为敏感,其湿地土壤环境及其组分更易响应于水文情势与干扰的变化而变化,高寒湿地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异,是识别区域环境及其生态响应的重要途径。我国西部高原山地区发育有大面积...
- 贾海锋
- 关键词:空间分异特征生态修复
- 基于遥感与微地貌DEM模拟无监测湿地纳帕海水面-水量关系
- 湿地水量的动态研究是陆地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水文模拟中的主要环节;同时,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洪水调节功能的表征,湿地水量的估算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意义。通过确立水面(A)与水量(V)之间的关系,可以快速便捷地估算湿...
- 李杰贾海锋朱春灵马彬斌杨飞凌胡金明
- 关键词:MNDWI
- 无常规水文监测高寒湿地纳帕海水量波动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论文以无常规水文监测高寒湿地纳帕海为例,基于流域产汇流的时滞效应,建立了湿地区气候因子(日累计降水量)与水文因子(湿地明水量)之间的经验关联模型,以模拟湿地水文情势的波动。研究首先通过对1990—2011年不同时相的48期纳帕海湿地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进行解译,提取明水景观变化信息;再利用研究区1988—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经过统计计算后生成的不同时间步长日累计降水量与48期明水面积序列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时间步长日累计降水量并获得其与明水面积之间的经验关联模型;进而借助纳帕海湿地明水面积与明水量之间的经验方程建立湿地明水量-最佳日累计降水量关联模型。模拟结果表明:8—9月是纳帕海湿地的主汛期,9月多年平均明水量可达866.11×104m3;干、湿季明水量差异较大,干季平均明水量为95.91×104m3。上述模拟结果能够与遥感影像解译所获取的信息和实地调查信息保持基本一致,说明此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水文情势波动,为无监测高寒湿地水文情势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该地区湿地洪灾防范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方法指导。
- 李杰胡金明张洪罗怀秀贾海锋张扣强
- 关键词:湿地水文时滞效应高寒湿地
- 基于NDVI的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8年
- 为掌握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利用2000—2013年Terra/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多年平均生长季NDVI整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3年,黄河源区生长季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P<0.01);生长季各期NDVI均在增加,其中生长季初期NDVI增加较显著。近十几年NDVI无显著变化区域占黄河源植被覆盖区面积的69.58%,分布广泛;极显著和显著增加区域占28.88%,集中在黄河源东北部、扎陵湖和鄂陵湖周围;极显著和显著减少区域仅占1.54%,主要以小斑块状分布在扎陵湖、鄂陵湖以上源头区。生长季NDVI与气候因子显著正相关区域和NDVI增加区域高度一致,意味着黄河源区暖湿化促进了植被生长,而降水是影响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和降水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影响的最大时间滞后效应约为16天或32天,且气温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影响还具有显著的同期效应。
- 史丹丹杨涛胡金明顾治家贾海锋
- 关键词:NDVI气候因子生长季黄河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