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孙中山纪念馆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海内外孙中山纪念地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 孙中山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级政府对孙中山的革命遗迹与纪念场所进行保护与建设,辟为孙中山纪念地对外开放,实现了伟人遗迹向纪念空间的转换。海内外孙中山纪念地不仅...
- 苏艳萍
-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
- 文献传递
- 海内外孙中山纪念地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 孙中山是全世界公认的伟人和民族英雄,他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级政府对民国时期孙中山的革命遗迹与纪念场所进行保护与建设,辟为孙中山纪念地对外开放,实现了伟人遗迹向纪念空间的转换。海...
- 任青苏艳萍
-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
- 廖仲恺、何香凝国葬中山陵园始末被引量:1
- 2012年
- 廖仲恺、何香凝作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和思想主张的最忠实追随者。廖仲恺逝世后,国民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做出国葬的决定,附葬于中山陵园,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既国葬又附葬的第一人。何香凝去世后,也与廖仲恺合葬于中山陵园。本文围绕廖仲恺、何香凝国葬中山陵园的原始资料,详细阐述和分析廖仲恺国葬及迁葬中山陵园、廖仲恺墓修建、何香凝与廖仲恺合葬的全部过程。
- 苏艳萍
- 关键词:廖仲恺国葬
- 为纪念吕彦直发行的股票
- 2014年
-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作为中山陵园的文化场馆,一直致力于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等工作,与孙中山和中山陵相关文物史料更是重点收藏.2011年我馆获得一批中山陵相关文物史料,其中有一张民国时期的股票非常特别.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股票是一种纪念股票,弥足珍贵,《稀珍老上海股票鉴藏录》称其为“中山纪念股”.
- 苏艳萍
- 关键词:纪念馆股票文物收藏文物史料孙中山
- 1932年国联李顿调查团敬谒中山陵
- 2018年
-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希望通过国联制裁日本,将中日争议提交国联行政院,请求国联组织调查团来华调查事变真相。1931年1月21日,国联成立由英国李顿爵士、法国克劳德将军、美国麦考益少将、德国希尼博士、意大利马柯迪伯爵等五国代表组成的国联调查团.
- 苏艳萍
- 关键词:国联调查团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行政院
- 海内外孙中山纪念地与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 孙中山是全世界公认的伟人和民族英雄,他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级政府对民国时期孙中山的革命遗迹与纪念场所进行保护与建设,辟为孙中山纪念地对外开放,实现了伟人遗迹向纪念空间的转换。海...
- 任青苏艳萍
-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
- 文献传递
- 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被引量:1
- 2013年
-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位于钟山风景区,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平面成"十字架"形。公墓主体建筑沿一公里长的中轴线依次展开,包括正门、牌坊、祭堂、第一公墓、纪念馆、纪念塔等,轴线两侧对称布置第二公墓、第三公墓。其建造从1931年3月开始。
- 苏艳萍鄢增华
- 关键词:国民革命军公墓国民政府纪念馆建筑群
- 现代公园与国家精神:民国时期中山陵园规划建设考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山陵园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纪念公园,其规划与建设成就,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围绕中山陵园规划建设这一主题,探讨民国时期中山陵园概念的提出、规划建设成就以及如何反映政治意义、国家精神和提供公共服务,希望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 苏艳萍
- 关键词:公共文化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的来龙去脉
- 2016年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位于南京中山陵园灵谷寺东(原西洼子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也是中山陵园中唯一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遗迹。最初修建的“无主孤魂墓”1937 年7 月7 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 月13 日,日军进攻上海。11 月12 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攻向南京。12 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后,为用武力迫使“中国畏服”,妄图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目的,竟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搜捕、屠杀市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 苏艳萍
-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葬地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人卢沟桥事变
- 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遗址遗迹公共性问题研究
- 2016年
- 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遗址遗迹公共性问题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当代博物馆公共性概念的厘清,结合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遗址遗迹的公共属性和工作实践,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遗址遗迹的公共性特质和实现路径问题。本文认为,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遗址遗迹的公共性既有普遍价值即共同性、开放性和参与性,又有特殊意义即政治作用,通过免费开放、公共教育和对台交流等实现路径,最终达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大力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目的。
- 苏艳萍
- 关键词:孙中山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