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超
-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2003年~2010年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者26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B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C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分别统计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C组较B组及A组具有手术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结论 在腺样体切除术中,使用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优于腺样体刮除术及鼻窦电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
- 安新山曹文栋张玲染李宁张志梅王德超张淑华
-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手术疗效并发症
- 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分析
- 2022年
- 讨论、研究甲状腺疾病治疗,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传统开放手术于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时间为2019.03至2021.12。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0例,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试验组:30例,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各组切口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声音障碍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试验组切口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声音障碍评分、炎性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参照组,P<0.05。(2)试验组手术时间更多,术中出血量更少,拔管时间更短,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治疗中,采取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效果更为理想。一方面,患者切口满意度更高,切口美学效果更为优异。另一方面,患者炎性指标波动更小,声音障碍改善明显,并且住院时间缩短。
- 李宁任国英张玲染王德超庞学
- 关键词:甲状腺
- 精神心理因素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联合使用反流相关量表、情绪量表及24h咽部pH监测(Dx?pH),探讨心理因素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disease,LPRD)症状、体征及酸暴露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疑有咽喉反流患者的检查资料,共535例患者具有完整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体征量表(RFS)及咽部24hDx?pH检测结果,纳入分析研究。结果Ryan阳性患者中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发生率与Ryan阴性中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精神心理障碍组RSI阳性率高于无精神心理障碍组(P<0.001);SAS、SDS不同程度异常组RSI分值均高于SAS、SDS正常组(P<0.001,P=0.005)。RSI与Ryan诊断一致率在精神心理障碍组为51.2%,低于无精神心理障碍组(71.0%)。结论处于轻中度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并未合并更多的咽喉反流发生率,但会将自身主观症状放大,干扰RSI对LPRD诊断的准确性,是造成LPRD患者RSI与Dx?pH监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 任国英王德超
- 关键词:咽喉反流抑郁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麻术后呼吸危象的防治
- 2019年
- 目的提高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麻术后呼吸危象的认识,降低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5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麻术后呼吸危象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复习近年的相关文献。结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麻术后呼吸危象的主要症状: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无力、气短、窒息、呼吸骤停等。循环系统方面的表现为初期血压显著升高、心率快、心悸等,很快就会血压明显下降,脉搏测不到,甚至心跳停止。神经系统的表现为痛苦面容、抽搐、昏迷等。常见风险因素包括药物因素:首先是麻醉药物等对呼吸抑制有密切关系,其次气道内因素和气道因素。抢救的中心环节是呼吸治疗,分秒必争地建立通气道和维持充分的肺通气,如有心跳骤停同时体外心脏按压。结论(1)全麻术后呼吸危象抢救时首先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但如果插管失败,必须用面罩连接简易呼吸器维持人工呼吸不间断,特别注意脑组织耐受缺氧时间4-6分钟。(2)头颈颌面部手术创面应用有效的负压吸引装置代替加压包扎。(3)术后6小时内均可发生全麻术后呼吸危象,越是靠后风险越大。
- 王德超任国英
- 关键词:全身麻醉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
- 30例鼻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邻近皮瓣修复的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鼻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局部组织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2012—2021年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30例,发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面部等,缺损部位依据个性化原则分别采取鼻唇沟任意皮瓣、推进皮瓣、Z形皮瓣、V-Y成形皮瓣、菱形皮瓣等进行修复。结果30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及坏死,2例轻度愈合不良,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外鼻及面部缺损依据其部位、大小、形状,在邻近部位设计切取皮瓣修复,方法简便,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美容效果满意。
- 安新山王德超张玲染李宁任国英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外鼻面部组织缺损局部皮瓣
- 腭部肿瘤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腭部肿瘤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52例原发于腭部的肿瘤进行临床分析。52例中良性肿瘤37例,以多形性腺瘤最多见;恶性肿瘤15例,以腺样囊性癌最多见。所有良性肿瘤均经手术治疗,恶性肿瘤采用手术或手术加放疗,同期行局部缺损修复。结果良性肿瘤中32例随访3~5年,无一例复发;恶性肿瘤15例患者随访3~10年,其中3例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腭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可减少术后复发。
- 安新山曹文栋张志梅张玲染李宁任国英王德超张淑华
- 关键词:腭肿瘤
- 腮腺导管癌1例
- 2014年
- 1病例报告患者,女,41岁。因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下无痛性肿块10 d于2013年4月25日收入院。查体:全身情况可,左侧腮腺区耳垂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2.0 cm×2.0 cm×1.0 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界限清,活动可,表面皮肤无红肿、触痛及粘连。双侧颈部及颌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征。
- 安新山曹文栋张志梅张玲染李宁任国英王德超张淑华
- 关键词:腮腺导管无痛性肿块涎腺导管癌
- 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 2020年
- 对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172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内容,对其中伴发BPPV的22例病患所体现的发病特征与具体疗效完成综合的分析。结果 突发性聋不伴BPPV与伴BPPV在听力改善上的总有效率比较(72.00%比5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8,P<0.05);突发性聋伴BPPV经1~4次手法复位后均获痊愈。3个月随诊,3例复发,再次经手法复位治愈,效果满意。结论 突发性聋伴BPPV临床较常见,需要复位的次数更多。在积极治疗突发性聋及基础病的同时,采用正确的手法复位治疗并联合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疗效良好。
- 任国英王德超
- 关键词: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 铸造金属桩与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2年
- 随着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得以修复并长期保留使用尤为重要。临床上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玻璃纤维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透光好、强度高、易操作等优点,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铸造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疗效比较的研究却较少。本文选择了成品纤维桩与钴铬铸造桩应用于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并随访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 王敬娈尚文静张淑华王德超
- 关键词:前牙残根残冠修复铸造金属桩核玻璃纤维桩疗效观察前牙牙体缺损
- 螺旋CT在口腔颌面部创伤中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 2020年
- 探讨针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20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行普通CT诊断。扫描结束后利用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多平面重组(MPR)进行重组探讨。评估患者口腔颌面部受损程度、创伤走向等情况。比较医师对螺旋CT与普通CT完整性、全面性评分。结果: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患者骨组织密度、创伤部位、创伤类型清晰可见,经工作站将图像处理后,患者创伤走向,细小创伤可明确诊断,全面性完整性高于普通CT。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经螺旋CT检查配合3D-SSD成像系统,患者受损具体位置、程度、移位情况可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王德超任国英
- 关键词:螺旋CT口腔颌面部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