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超 作品数:4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尿酸血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HUA)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MVD)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统计HUA检出率,将T2DM患者按是否并发MVD分MVD组、非MVD组,比较两组HUA发生情况及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MVD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老年T2DM患者中HUA检出率为73.53%;将老年T2DM患者按是否并发MVD分为MVD组(72例)、非MVD组(30例),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D组HUA、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非MVD组,且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及三酰甘油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A及BMI、高血压、三酰甘油均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MV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UA也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MVD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BMI、高血压、三酰甘油与老年T2DM患者MVD的关系也值得临床重视。 刁欣晨 王思宏 宋全超关键词:2型糖尿病 老年 高尿酸血症 微血管病变 吡格列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单一治疗,治疗组采用吡咯列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ALB)、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 MALB、HbA1c均有下降(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MALB(t=2.023)、FPG(t=2.440)、HbA1c(t=2.139)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吡格列酮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的方法。 宋全超 王思宏 肖后生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吡格列酮 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一例 2015年 患者男,42岁,因左侧大腿溃疡6个月余,于2014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伸侧出现1个红色丘疹,逐渐扩大,中央形成溃疡,边缘呈紫红色,基底鲜红色,表面伴清亮浆液渗出,无明显自觉症状.溃疡逐渐扩大,1个月后周围逐渐出现数个类似皮疹,自觉轻微疼痛.患者先后在不同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发病来患者无发热、乏力、关节痛,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患处有外伤史,否认有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孙振燕 章婧 郑建峰 周奥 宋全超关键词:浅表 自觉症状 医院就诊 溃疡性结肠炎 腿溃疡 红色丘疹 2型糖尿病患者253例皮肤病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疾病特点。方法调查2型糖尿病253例患者中曾出现的自觉症状、皮损情况及就诊时合并皮肤病种类,统计每种病发生的例数,分析其与糖尿病病程关系。结果 100%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以后曾出现皮疹或皮肤症状,其中出现最多的为足部脱屑或趾甲改变占34.33%,其次是双胫前褐色或红斑无痒占16.60%,再次是躯干四肢丘疹红斑伴疹占13.43%,皮肤破溃感染占13.04%,全身瘙痒占11.07%。结论糖尿病可合并多种皮肤疾病,有些患者在病程中出现2-3种皮肤病症,因此,患者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皮肤疾病的关键。 宋全超 孙振燕 王思宏 肖后生关键词:2型糖尿病 足癣 甲癣 糖尿病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