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丽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偏瘫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调制中频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黏度
  • 1篇腰痛
  • 1篇运动疗法
  • 1篇针刺
  • 1篇睡眠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体外冲击波疗...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偏瘫
  • 1篇微波
  • 1篇疗法
  • 1篇慢性非特异性

机构

  • 3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3篇陈利丽
  • 1篇吴爱文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调制中频联合微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以及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
2022年
观察调制中频联合微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睡眠质量改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存在肩痛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调制中频组、微波组。三组均给予常规的运动疗法训练;在两个时间段(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给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ore;VAS)来评定偏瘫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改善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来观察患者近期的睡眠情况;同时使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对评估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对三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FMA-UE评定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调制中频组、微波组、联合组3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75±1.40、4.65±1.08、3.25±1.16;PSQI评分分别为7.90±1.65、7.15±2.134.90±2.38;3组患者VAS评分及PSQI评分[4];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VAS、PSQI评分较调制中频组、微波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调制中频组、微波组、联合组FMA-UE评分分别为27.10±2.31、28.45±6.03、33.55±5.33;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调制中频组、微波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制中频联合微波治疗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PSSP);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
陈利丽刘桂杉吴炎
关键词:运动疗法调制中频微波肩痛睡眠
针刺联合加减大秦艽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减大秦艽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用加减大秦艽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聚集率(MPA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76.19%(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PTT、PT、TT均升高(P<0.05),v WF、MPAR、D-D、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PTT、PT、TT均较高(P<0.05),vWF、MPAR、D-D、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7 d、14 d比较,观察组同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针刺联合加减大秦艽汤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动性,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钟小平施建芳吴赛飞陈利丽吴爱文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针刺血液黏度凝血因子
flexi-bar主动振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骨骼肌肉疾病,原发部位位于腰部,不伴神经根或特定器质性病变。CNLBP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躯干深层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下降、腰部柔韧性失衡均可导致腰部核心稳定性减弱,从而引起慢性腰痛与腰部功能障碍[1-3]。
陈利丽刘桂杉吴炎陈旭东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复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