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孕妇
  • 1篇载量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再次剖宫产术
  • 1篇早发型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合并梅毒

机构

  • 6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6篇郭玲
  • 4篇赵国华
  • 3篇张爱兰
  • 2篇王秀芳
  • 1篇徐加英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个体化缝合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原子宫切口愈合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的更恰当的子宫切口缝合方式。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有一次剖宫产史,无明显高危因素、术后处理、抗生素使用均相等,39周后或临产前行剖宫产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共计入组200例,观察组(子宫切口个体化缝合组100例),对照组(常规缝合组100例),追踪随访至术后1年,记录两组术后病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尤其是切口瘢痕缺陷(PCSD)形成的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各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月经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CSD发生率比较(随访至1年仍存在者),观察组子宫PCS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预防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应对不同被剖宫产的子宫原瘢痕的不同状况而实施的最适宜缝合方法,因人而异,其是一种务实的、对术者的评估判断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缝合方法,在其他患者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切口愈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赵国华张爱兰徐加英郭玲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术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积极期待治疗(附33例临床分析)
2012年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同孕周直接影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1]。本文通过分析3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母婴结局的影响,以选择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赵国华郭玲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并发症母婴并发症终止妊娠患病率
孕妇HBV-DNA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孕妇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水平及新生儿血清标本中HBsAg、HBV-DNA情况。结果:128例HBsAg阳性孕妇的HBV-DNA检出阳性率为32.81%(42/128),胎儿宫内感染率为17.97%(23/128),且胎儿宫内感染率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正相关(χ2=7.44,P<0.01),孕妇血HBV-DNA含量高时婴儿脐血HBsAg或HBV-DNA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孕妇血清中HBV-DNA载量升高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郭玲张爱兰於利刚
关键词: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患者156例,计算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并对不良妊娠结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整体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为49.4%(77/156)。2不良妊娠结果发生在年龄、户籍地点(本市、外市)、婚姻状态(已婚、未婚)、经济水平(较好、一般、较差)及产次(初产、经产)等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检出梅毒时孕龄(≤12周,13~28周,≥29周)、梅毒感染分期(隐性,一/二期)、患者受教育程度、抗梅毒治疗(是/否)等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检出梅毒时孕龄(OR=6.304)、梅毒分期(OR=5.553)、受教育程度(OR=1.378)、抗梅毒治疗(OR=0.417)为影响抗梅毒治疗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其中首次检出梅毒时的孕龄、梅毒分期、受教育程度为危险因素(OR〉1.000),抗梅毒治疗为保护性因素(OR〈1.000)。结论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早期检查、规范化治疗,改善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果。
郭玲
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影响因素
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及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盆底肌肉锻炼组)30例和观察组(生物反馈治疗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及8周的排尿相关指标、盆底肌力、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生活质量调查表、尿动力学指标进行分别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的排尿相关指标、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有效改善。
王秀芳赵国华郭玲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尿动力学
透明质酸钠在剖宫产术后盆腔、腹腔粘连治疗与预防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在剖宫产术后盆腔、腹腔粘连中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方法将21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盆腔、腹腔粘连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粘连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透明质酸钠能够有效治疗与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腔、腹腔粘连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赵国华张爱兰郭玲王秀芳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