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国强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会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麻醉
  • 3篇舒芬太尼
  • 3篇静脉
  • 3篇芬太尼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全麻
  • 2篇小儿
  • 2篇静脉全麻
  • 2篇插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留置针
  • 1篇短小手术
  • 1篇咽喉疼痛
  • 1篇腰丛
  • 1篇腰丛-坐骨神...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机构

  • 9篇四会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谢国强
  • 2篇陈秀瑜
  • 1篇江国英
  • 1篇邓淑娴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上肢手术54例,全部采取肌间沟臂丛入路,其穿刺方法、无痛技术均与传统肌间沟阻滞一致,仅所用穿刺针不同。取22G头皮式留置针,入肌间沟获得异感后,退出针梗先给予局麻药20ml(0.8%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然后再留管3M胶固定,视阻滞情况和手术时间追加5~10ml/次。术后镇痛48h。结果:全部病例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异常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肌间沟入路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既能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而且还可延长臂丛阻滞时间,提高臂丛阻滞的可控性,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
何永消谢国强
关键词:肌间沟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
喉罩静脉全麻与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比喉罩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全麻短小手术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3例,喉罩组采用喉罩静脉麻醉方式,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S1)、插管或喉罩置入时(S2)、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即刻(S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1时间点喉罩组MAP、HR、SPO2指标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3时间点喉罩组MAP、HR指标明显优于插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喉罩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喉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12/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可靠,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谢国强欧银强邓淑娴
关键词:喉罩全麻插管全麻小儿手术
氟比洛芬酯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髋关节属于杵臼关节,是人体重要关节,具有坚固性和灵活性,但该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变化,使其功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病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了心理健康。目前,髋关节疾病主要治疗方式是髋关节置换术,使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得到缓解和改善。
欧银强谢国强何永消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浸润麻醉氟比洛芬酯镇痛观察老年骨关节炎
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LSNB组,比较两组用药前(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2时HR水平高于T0时,且高于LSBN组T2时H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起效时间(1.25±0.38)min显著短于LSBN组的(5.13±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LSB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更高,可以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呼吸循环指标较为稳定,还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选择最适麻醉方式。
谢国强欧银强何永肖吴彩源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腰硬联合麻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同种药物进行麻醉,观察组50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入,对比两组患者的咽喉疼痛发生率、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疼痛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2.06±1.54)min],恢复自主呼吸时间[(5.67±2.85)min]与对照组[(12.12±1.29),min,(5.69±2.8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防咽喉疼痛的效果显著。
谢国强陈银连张阳连
关键词:腹部手术咽喉疼痛
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宫腔镜息肉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宫腔镜息肉摘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8月于肇庆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息肉摘除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丙泊酚2 mk/kg+舒芬太尼5 ug进行麻醉诱导并开展手术,试验组则以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舒芬太尼5 ug进行麻醉诱导并开展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改良镇静评分(给药后1 min、手术开始15 min、停止给药后5 min)、术中不良严重事件(包括血压异常、心动过缓、呼吸异常等)、注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注射药至入眠时间,最后一次给药至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改良镇静评分在手术开始15 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给药后1 min的改良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停止给药5 min的改良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动过缓率与呼吸异常率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注射疼痛VAS评分、注射药至入眠时间、最后一次给药至苏醒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应用于宫腔镜息肉摘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更快的优势,且能减少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呼吸异常等情况,提高耐受性,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谢国强江国英陈秀瑜张阳莲
关键词:全麻宫腔镜息肉
不同剂量曲马多预防七氟醚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曲马多预防七氟醚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均在行七氟醚麻醉气管插管后注射曲马多,观察组剂量为2mg/kg,对照组剂量为1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躁动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躁动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疼痛CHIP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mg/kg剂量曲马多可有效预防七氟醚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国强何永消陈银连欧银强
关键词:术后躁动麻醉七氟醚曲马多小儿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4、6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观察组RA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获得镇痛效果满意,明显减少、减轻术后6 h内(麻醉药物消退期间)的心血管反应。
谢国强陈秀瑜何永消伍彩源
关键词:舒芬太尼妇科镇痛效果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初产妇按照随机等量原则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后10、30、60、90、120min及宫口全开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观察组镇痛后10~120min,随着镇痛时间延长其VAS评分逐渐降低,而观察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6±0.4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3例发生不良反应,调整泵入剂量后消失。结论: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能显著降低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且不良反应少。
欧银强张雅谢国强陈玉钊
关键词:小剂量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分娩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