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胜

作品数:2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非法
  • 4篇逮捕
  • 4篇逮捕必要
  • 4篇逮捕必要性
  • 4篇逮捕条件
  • 4篇刑事
  • 4篇刑诉法
  • 4篇社会危险性
  • 4篇敲诈勒索
  • 4篇勒索
  • 4篇法律
  • 4篇防卫
  • 3篇毒品
  • 3篇刑诉法修改
  • 3篇行政
  • 3篇行政行为
  • 3篇要件
  • 3篇肇事
  • 3篇通事
  • 3篇敲诈

机构

  • 28篇台州市椒江区...
  • 5篇台州市人民检...
  • 2篇杭州市人民检...

作者

  • 29篇胡胜
  • 3篇张斌全
  • 2篇陈莺
  • 1篇潘晟
  • 1篇王荣军
  • 1篇陈常

传媒

  • 4篇判例与研究
  • 3篇广州市公安管...
  • 3篇达州新论
  • 2篇中国刑事法杂...
  • 2篇公安理论与实...
  • 2篇中国检察官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新疆警官高等...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广西警官高等...
  • 1篇北京人民警察...
  • 1篇中国审判
  • 1篇江西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事出有因之扣人勒索的行为定性
2011年
绑架罪与抢劫罪具有本质上的共通性,两者完全可能互相包容于同一案件之中,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是否向第三人勒赎。而掳人勒赎型绑架罪更是典型的复合行为犯,本身就由劫持人质的非法拘禁和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敲诈勒索两个行为组成。对于"事出有因"的绑架勒索行为,关键是看这里的"因"能否在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正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如是则排除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否则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在同一目的行为触犯多个罪名时只需从一重罪处断即可。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严格依法定罪,做到宽严有度。
胡胜
关键词: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绑架抢劫
违宪审查司法化的中国式改造被引量:1
2009年
违宪审查制度具有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人权、制约国家权力和化解权力冲突的基本功能。但是,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的主体、范围、程序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缺陷,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不能适应我国法治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主流的违宪审查制度分为三种模式,各有优点和不足,而违宪审查机关的专门化、司法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应采取在全国人大下设立宪法仲裁委员会专司违宪审查的模式、方案。
胡胜
关键词:违宪审查审查模式宪法法院
刑诉法修改后逮捕条件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逮捕措施,不但要求符合法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还要求采取取保候审仍不足以防止发生该社会危险性。在径行逮捕的条件中,只要法定量刑档次中含有"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即已符合应当逮捕的条件,而对"曾经故意犯罪"的人过失犯罪的,即使可能判处徒刑,如果可以适用缓刑,也非绝对应当逮捕。
胡胜
关键词:逮捕条件逮捕必要性社会危险性
新刑诉法逮捕条件若干问题探析
2013年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逮捕措施,不但要求符合法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还要求采取取保候审仍不足以防止发生该社会危险性。在绝对逮捕的条件中,只要法定量刑档次中含有"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即已符合应当逮捕的条件,而对"曾经故意犯罪"的人过失犯罪的,即使可能判处徒刑,如果可以适用缓刑,也非绝对应当逮捕。
胡胜
关键词:逮捕条件逮捕必要性社会危险性
事出有因之扣人勒索的行为定性
2011年
对于"事出有因"的绑架勒索行为,关键是看其中的"因"能否在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形成正当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是则排除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否则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在同一目的行为触犯多个罪名时,只需按照"从一重罪处断"原则认定即可。但是,在司法工作中,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严格依法定罪,做到宽严有度。
胡胜
关键词:敲诈勒索
事实存疑的利益应归于被告人——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件的定性争议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2007年11月17日,侦查机关在被告人沈某某家及其所有的奥迪轿车内查获麻古、冰毒等毒品。经鉴定,其中甲基苯丙胺类毒品111.1克、乙基苯丙胺类毒品54.4克、氯胺酮类毒品1克。沈某某对其持有上述毒品的事实均予承认,但对毒品的来源则始终供称:毒贩吴某某被抓后,吴某某的母亲王某某对沈某某讲吴某某还有部分毒品未被发现,想将这部分毒品暂时交给沈某某保管,沈某某遂开车到王某某约定的地点拿取上述毒品。因王某某未能到案,沈某某所述毒品来源无法核实。
胡胜
关键词:毒品案件被告人非法持有苯丙胺类毒品奥迪轿车侦查机关
盗窃被发现后公然夺物的行为定性—-金敬法盗窃案
2011年
抢夺罪是指行为人利用或者致使被害人不及抗拒的状态,实施“强力”或者“平和”手段“公然”拿走被害人财物的行为,而盗窃罪则是一种秘行犯,因此界分二者的根本标准在于其取财方式“公然”与否。盗窃未遂时明知被当场发现后继续拿物逃跑的行为已由“秘密”转向“公然”,符合于抢夺罪的构成要件,而抢夺罪的罪质重于盗窃罪,对此应以抢夺罪论处。
胡胜
关键词:盗窃案抢夺罪盗窃未遂被害人盗窃罪
事出有因之扣人勒索的行为定性——周述伟、肖长友、隆元均敲诈勒索案
2012年
绑架罪与抢劫罪具有本质上的共通性,两者完全可能共同包容于同一案件之中,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是否向第三人勒赎。而掳人勒赎型绑架罪更是典型的复合行为犯,本身就由劫持人质的非法拘禁和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敲诈勒索两个行为组成。对于“事出有因”的绑架勒索行为,关键是看这里的“因”能否在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正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是则排除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否则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在同一目的行为触犯多个罪名时只需从一重罪处断即可。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严格依法定罪,做到宽严有度。
胡胜王荣军
关键词:敲诈勒索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债权债务关系他人财物复合行为犯
刑诉法修改后逮捕条件若干问题探析
2013年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逮捕措施,不但要求符合法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还要求采取取保候审仍不足以防止发生该社会危险性。在径行逮捕的条件中,只要法定量刑档次中含有"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即已符合应当逮捕的条件,而对"曾经故意犯罪"的人过失犯罪的,即使可能判处徒刑,如果可以适用缓刑,也非绝对应当逮捕。
胡胜
关键词:逮捕条件逮捕必要性社会危险性
刑诉法修改后逮捕条件适用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逮捕措施,不但要求符合法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还要求采取取保候审仍不足以防止发生该社会危险性。在径行逮捕的条件中,只要法定量刑档次中含有"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即已符合应当逮捕的条件,而对"曾经故意犯罪"的人过失犯罪的,即使可能判处徒刑,如果可以适用缓刑,也非绝对应当逮捕。
胡胜
关键词:逮捕条件逮捕必要性社会危险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