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鹏

作品数:34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卒中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急性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3篇影响因素
  • 3篇预后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卒中后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颈动脉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超声
  • 3篇出血
  • 2篇定位装置
  • 2篇动脉狭窄

机构

  • 34篇中国航天科技...
  • 4篇北京航天总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王海鹏
  • 16篇李冬华
  • 15篇袁丹
  • 14篇蒋初明
  • 12篇刘洁
  • 9篇王英鹏
  • 7篇巩忠
  • 6篇刘胜达
  • 5篇陈湘
  • 5篇王春雨
  • 5篇王莹
  • 5篇许莉
  • 3篇王超凡
  • 3篇张嵘
  • 2篇李延峰
  • 2篇王钢
  • 2篇李慧英
  • 2篇徐丽
  • 2篇陆春慧
  • 2篇李郁芳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药...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infarctio,ACI)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相关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航天总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2例ACI患者,根据合并CMBs情况分为CMBs组(64例)和非CMBs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认知功能及预后,探讨引起ACI患者CMBs的危险因素,分析CMBs对ACI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CMBs组年龄>65岁、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CMB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ACI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MBs组语言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命名、定向力、抽象思维、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等维度评分均低于非CMBs组(P<0.05);CMBs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4.38%高于非CMBs组的16.10%(P<0.05)。结论年龄>65岁、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会增加ACI患者CMBs的风险,CMBs会损伤ACI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预后。
甄伟兰梁瑞景袁丹王英鹏王海鹏王莹许莉
关键词: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脑结构改变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PD-FOG)的临床特点、结构影像学变化,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纳入175例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二部分(MDSUPDRSⅡ)第13项评估受试者是否存在步态冻结(FOG),并据此将患者分为两组(PD-FOG组和PD-nFOG组)。评估内容包括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情绪在内的临床特征;采集头颅结构磁共振成像(MRI)数据,计算皮层厚度及皮层下灰质核团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结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FOG评分与脑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PPD-FOG的发生率为47.43%。FOG评分与病程(r=0.273,P=0.013)、Hoehn-Yahr (H-Y)分期(r=0.478,P<0.001)、MDS-UPDRSⅢ总分(r=0.466,P<0.001)、运动迟缓亚分数(r=0.445,P<0.001)及姿势步态异常亚分数(r=0.808,P<0.001)呈显著正相关;FOG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及情绪障碍评分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与PD-nFOG相比,PD-FOG组患者的左侧距状旁回皮层厚度(P=0.048)、双侧扣带回后部皮层厚度(P=0.025)及双侧伏隔核体积(左侧,P=0.026;右侧,P=0.045)均显著降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OG评分与左侧距状旁回皮层厚度及右侧伏隔核(NAcc)体积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FOG在PD患者中患病率较高;PD-FOG的严重程度与病程、H-Y分期、MDS-UPDRSⅢ总分、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异常呈正相关,与左侧距状旁回皮层厚度及右侧伏隔核体积呈负相关。
王东旭陈慧敏张元元王海鹏冯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海鹏李延峰蒋初明
HbA1c、25(OH)D、UA与AIS合并CMB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羟基维生素D[25(OH)D]、尿酸(U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脑微出血(CMB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接收14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MBs进行分组,将合并CMBs者设为研究组(n=76),未合并CMBs者设为对照组(n=64)。比较两组患者HbA1c、25(OH)D及UA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合并CMB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HbA1c、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延迟回忆、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视空间及执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进行分组,认知功能良好组34例,认知功能障碍组42例,经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脑微出血数量(2级)、HbA1c(异常)、25(OH)D(异常)及UA(异常)为影响AIS合并CMB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1c、25(OH)D及UA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其水平对监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甄伟兰袁丹王英鹏王海鹏王莹
关键词:HBA1C25(OH)DUA脑微出血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报告及相关文献资料复习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报告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病例,复习相关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通过对病例的回顾,分析其发病机制,总结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多种临床表现。结果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结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少见,遇到反复波动性发热,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者,要详细询问牧区居住史以及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进行必要的血清学、病原学检查,以排除或确诊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王海鹏李冬华蒋初明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21例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病变16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者7例。椎基底动脉闭塞5例,闭塞血管再通者,大脑中动脉4例,椎基底动脉2例。其中7例患者动脉溶栓的同时进行了血管内治疗,5例球囊成形术和2例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7例,明显好转或进步8例,无效3例,死亡3例;溶栓后脑出血2例,存活病例无1例并发脑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结论对选择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刘胜达蒋初明李郁芳李冬华谢翠朋王海鹏刘洁巩忠张嵘陈湘袁丹李慧英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疗效
多系统萎缩患者精神症状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多系统萎缩病患者精神症状分布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中文版神经精神问卷(CNPI)调查47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12项精神症状,予以评分,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74%的多系统萎缩病患者存在一项以上的...
王海鹏李延峰朱润秀毛薇蒋初明
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212例,分为认知正常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混合型痴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及认知、影像资料,分析不同梗死部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212例患者中,认知正常患者61例(28.77%)、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4例(34.91%)、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26.42%)、混合性痴呆患者21例(9.9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叶梗死增加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41.72和48.49);小脑梗死增加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4.70和12.38);颞叶梗死则使得混合性痴呆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值56.98)。结论:本组脑梗死急性期内患者中约有71.3%的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中额叶、颞叶及小脑梗死将增加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关注并进行干预性治疗。
袁丹李冬华王海鹏王英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障碍
32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刘胜达刘洁王海鹏蒋初明
关键词:丘脑脑出血
18例持续植物状态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持续植物状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8例持续植物状态临床资料、影像学、电生理资料。结果:18例中多发脑梗死11例,脑出血、脑转移瘤各2例;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房颤者4例,影像学显示广泛性大脑皮层极度萎缩,脑室扩大。结论:持续植物状态病因以脑血管病为多,治疗以综合性疗法为主。
刘洁王海鹏刘胜达
关键词:持续植物状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