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大细胞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蛋白
  • 1篇雨洪
  • 1篇原癌基因
  • 1篇原癌基因C-...
  • 1篇脂滴
  • 1篇受体
  • 1篇宿主
  • 1篇凝集素
  • 1篇脓肿
  • 1篇偶联
  • 1篇葡萄球菌
  • 1篇球菌

机构

  • 5篇三峡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周静
  • 1篇陈艳
  • 1篇郑卫红
  • 1篇郑军
  • 1篇杨振华
  • 1篇鲁玲
  • 1篇朱耀明
  • 1篇张丁

传媒

  • 1篇淡水渔业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对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脓肿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对皮肤脓肿发展以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激活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al3基因敲除(Gal3^(-/-))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PBS组、野生型小鼠+MRSA组、Gal3^(-/-)小鼠+PBS组、Gal3^(-/-)小鼠+MRSA组,分别皮下注射MRSA或PBS,每组5只。观察记录小鼠皮肤脓肿发展和病理学变化,比较皮肤组织中的载菌量,并分析相关炎性细胞因子、MC脱颗粒及活化标志物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差异。结果感染MRSA后,野生型小鼠皮肤出现渐进性脓肿,而Gal3^(-/-)小鼠脓肿体积较小。与野生型小鼠+MRSA组相比,Gal3^(-/-)小鼠+MRSA组皮肤载菌量显著降低(P<0.01),且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较少的炎症细胞浸润。Gal3^(-/-)小鼠皮肤中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IL-33、TGF-β和IL-10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野生型小鼠+MRSA组皮肤组织中大量MC释放颗粒物质,而Gal3^(-/-)小鼠+MRSA组仅发现少量脱颗粒的MC。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发现,Gal3^(-/-)小鼠+MRSA组中5-HT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MRSA组。结论Gal3缺失降低MRSA感染导致的小鼠皮肤中MC的活化与脱颗粒,改变炎症反应,减轻了皮肤组织的脓肿发生。
王淑君张丁李一鸣张思怡周静陈紫涵程美琦韩珊珊王德成晁金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肥大细胞
原癌基因C-erbB-2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郑军朱耀明龙兵郑卫红陈清凤杨振华周静蒋凌鲁玲陈艳覃静霞房民洁
该课题旨在研究原癌基因c-erbB-2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及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erbB-2原癌基因与肝外胆管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发现c-erbB-2蛋白仅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提示该基因的活...
关键词:
关键词:胆管肿瘤细胞系C-ERBB-2
资源性缺水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研究
本文以资源性缺水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产值水耗、人均水资源量、城市人口数量、人均生活用水量及平均降雨量多个变量综合评价资源性缺水城市的缺水程度;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模型分析...
周静
关键词:城市建设资源性缺水资源利用
文献传递
分枝杆菌经宿主GPR84促进感染诱导的脂滴生成并加速传染进程
2025年
为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84(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84,GPR84)基因在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首先构建GPR84基因突变型斑马鱼,观察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感染后斑马鱼体内细菌的增殖情况及宿主生存期表型,机制上首先采用中性红染色及苏丹黑染色分别排除了GPR84对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发育的影响,并通过斑马鱼切尾实验评估GPR84缺失对中性粒细胞募集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油红O染色评估了染菌斑马鱼体内脂滴生成情况,并通过qRT-PCR检测感染后斑马鱼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炎性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斑马鱼瞬时敲除GPR84后能抑制体内分枝杆菌的增殖,延长宿主生存期,但GPR84缺失不影响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发育,且不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募集;GPR84突变型斑马鱼在分枝杆菌感染后脂滴生成减少,并且伴随着胆固醇的外排泵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基因表达下调,而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上调。该研究提示分枝杆菌可能通过宿主GPR84诱导脂滴生成以抑制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宿主炎性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细菌传染进程。
周静热孜亚·吾买尔陈紫涵刘建新王德成晏博
关键词:分枝杆菌脂滴斑马鱼
斑马鱼chac1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髓系造血中的功能研究
2023年
为探索chac1基因(ChaC glutathione specific gamma-glutamylcyclotransferase 1)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斑马鱼Chac1蛋白的序列特征并用qRT-PCR检测了chac1在斑马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chac1基因的三个外显子上设计了3条sgRNA并通过测序及qRT-PCR检测其敲除效率。苏丹黑染色3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野生型和chac1突变型斑马鱼幼鱼的中性粒细胞数量;qRT-PCR检测突变斑马鱼髓系造血相关因子。结果显示:chac1是母源基因,在受精后0~3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其表达量较高,之后随着母本基因的影响逐渐变小,chac1的mRNA表达量下降;在斑马鱼成鱼中,其在肌肉、卵巢、脑中高表达;此外,突变型斑马鱼较野生型斑马鱼相比,其苏丹黑染色阳性信号更多;chac1突变后髓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pu.1的mRNA水平上调。综上,chac1为母源基因,其缺失会促进早期中性粒细胞的发育并伴随着髓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pu.1的上调。
陈紫涵周静王德成晏博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