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淑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矫直
  • 13篇矫直机
  • 8篇辊系
  • 7篇接轴
  • 5篇万向接轴
  • 5篇夹紧
  • 4篇工作辊
  • 3篇轴承
  • 3篇组件
  • 3篇夹紧装置
  • 2篇顶升
  • 2篇旋回
  • 2篇旋回破碎机
  • 2篇液压
  • 2篇应力
  • 2篇应力计算
  • 2篇栈桥
  • 2篇支撑辊
  • 2篇支承辊
  • 2篇平直度

机构

  • 19篇太原重工股份...

作者

  • 19篇阎淑丽
  • 6篇聂建辉
  • 5篇陈晋峰
  • 5篇周新亮
  • 4篇陶焜
  • 4篇杜世渊
  • 3篇赵岽
  • 3篇张旭
  • 2篇王鑫
  • 2篇孙刚
  • 2篇武建强
  • 2篇温坚
  • 2篇李培燕

传媒

  • 2篇机械管理开发
  • 1篇山西冶金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筋弯曲回弹试验及其数学模型校正被引量:7
2010年
对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钢筋进行不同角度弯箍试验,并对弯箍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将试验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修订,使该理论计算公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广泛应用于设计、实际生产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阎淑丽杜世渊
关键词:弯曲回弹
矫直机支承辊轴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支承辊轴承,包括轴承座和辊盒,轴承座安装在辊盒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在支承辊轴承的横向一侧,辊盒设有加厚部,轴承座和加厚部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加厚部内贯通插有球面螺栓,球面螺栓的球面螺杆端顶靠于轴...
阎淑丽张卫荣曹益忠许海勇张旭
文献传递
一种更换矫直机不同辊距辊系的万向接轴夹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换矫直机不同辊距辊系的万向接轴夹紧装置,包括:上夹紧组件、下夹紧组件、中夹紧组件和升降驱动组件。上夹紧组件包括:上横梁、上移动机构和多个上夹紧块;下夹紧组件设置在上夹紧组件的下方,下夹紧组件包括:下横梁...
荆翠妮许海勇傅海江周新亮陈晋峰阎淑丽
具有三栈桥的旋回破碎站及其物料破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栈桥的旋回破碎站及其物料破碎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布置在地基上的受料仓、破碎机安装平台和储料仓;旋回破碎机,旋回破碎机设置在破碎机安装平台上,破碎腔与受料仓连通,出料口与储料仓连通;第一栈桥、第二栈桥...
杜世渊武建强张鹏阎淑丽孙刚温坚
十一辊矫直机、主传动系统及其万向接轴系统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十一辊矫直机、主传动系统及其万向接轴系统,万向接轴系统包括五个并排设置的上方万向接轴装置和六个并排设置的下方万向接轴装置,每一个所述万向接轴装置包括花键套、第一隔套、万向接轴和接头,所述万向接轴具有...
阎淑丽曹益忠
文献传递
矫直机机前液压式自动对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机前液压式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对中推床、对中托架和抬升装置,对中推床设置在对中托架中部,抬升装置排列设置在对中托架上,对中推床包括两个辊道架、推车、换辊侧对中梁、驱动侧对中梁、耐磨板、推拉装置和组合轴...
阎淑丽王鑫荆翠妮张旭陈晋峰周新亮
消除板材内残余应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板材内残余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1)测取多个不同应力应变数据;12)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计算;13)确定板材内残余应力计算公式;14)确定板材矫直的最佳初始塑形变形率ψ<Sub>1</Sub...
聂建辉荆翠妮曹益忠张卫荣赵岽李培燕阎淑丽
文献传递
矫直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直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多个上工作辊、多个下工作辊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的数量等于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下工作辊的数量之和,每个所述上工作辊和每个所述下工作辊分别与一个所述调整机构相对应;每个所述上工...
聂建辉聂海雄阎淑丽陶焜
文献传递
矫直机矫直辊轴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直机矫直辊轴承,包括轴承座和辊盒,轴承座通过拉杆及液压缸浮动安装在辊盒上,轴承座和拉杆通过连接螺栓相互连接,液压缸和拉杆通过锁紧螺母组相互连接,液压缸由矫直机辊系液压系统控制。本发明的矫直机矫直辊轴承能...
阎淑丽陶焜曹益忠许海勇张卫荣
文献传递
消除板材内残余应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板材内残余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1)测取多个不同应力应变数据;12)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计算;13)确定板材内残余应力计算公式;14)确定板材矫直的最佳初始塑形变形率ψ<Sub>1</Sub...
聂建辉荆翠妮曹益忠张卫荣赵岽李培燕阎淑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