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根
-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医生团队个体化管理策略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0
- 2015年
- 许多研究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欠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欠充分、长期规范化治疗的依从性不足。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将家庭医生责任制应用到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相较于以往的社区管理模式,家庭医生责任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肯定家庭医生制度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积极意义的同时,家庭医生团队如何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成为一个有待探索研究的新问题。笔者所在团队通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家庭医生团队个体化管理策略,旨在为更好地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 刘琼徐立新陈建根
- 关键词:家庭医生高血压健康教育
- 病友会在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病友会活动在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社区管辖内的92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病友会组(46例)和常规组(4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病友会组患者在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每月进行1次病友会活动,两组患者管理持续时间为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肺功能综合评估结果、6-MWD值和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并在管理结束后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及病友会组患者对参加病友会活动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综合评估结果和6-MWD值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半年后,常规组患者的肺功能综合评估结果稍优于管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6-MWD稍高于管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友会组患者的肺功能综合评估结果明显优于管理前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友会组患者的6-MWD明显高于管理前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半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病友会组次数(P<0.05)。病友会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管理中开展病友会活动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具有极好的效果,这一活动应当推广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的管理中。
- 卫家芬刘琼陈建根
- 关键词:社区慢病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
- 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辖区内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中医组200例和常规组200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医体质辨识,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社区糖尿病管理要求管理,中医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依据体质辨识结果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和个体化中医调养。所有患者干预时间为1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年后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以及空腹、餐后2 h血糖值。结果:所有患者体型辨识以痰湿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三者之和分别占各组的62.0%和61.5%。两组患者各体质分布比例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体质指数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管理前(P<0.05)。且中医组患者干预管理后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管理干预后中医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组,其中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后个体化中医干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管理方案,能更好的控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好。
- 卫家芬刘琼陈建根
-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2型糖尿病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