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达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跨境
  • 3篇艾滋病
  • 3篇边境
  • 3篇边境地区
  • 2篇教育
  • 2篇感染艾滋病
  • 2篇感染艾滋病病...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病毒
  • 2篇脆弱性
  • 2篇脆弱性评估
  • 1篇短视
  • 1篇知识
  • 1篇相关知识
  • 1篇教育技术
  • 1篇跨境合作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 1篇高校
  • 1篇高校健康教育

机构

  • 5篇云南省药物依...
  • 1篇瑞丽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达
  • 4篇施怀海
  • 4篇杨芳
  • 4篇郑婕
  • 3篇李蕾
  • 3篇李乙萍
  • 3篇王晓丹
  • 2篇李昕悦
  • 2篇李建华
  • 2篇冯煜
  • 2篇李洲林

传媒

  • 3篇卫生软科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能力建设获益性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为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提供的双边能力建设活动结果进行获益性评估,以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为边境艾滋病防控跨境合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5-10月,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联防联控项目",分别对中国、越南、老挝、缅甸项目点双边的项目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方式的可接受性、个人从能力建设活动中的获益程度以及能力建设活动对双边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工作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对项目提供的能力建设活动均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66.4%~89.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达4~5分,其中,"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疫情及其防艾工作经验分享"、"现场操作性技能培训"和"现场考察交流"是艾滋病防治双边合作中认可度最高的能力建设方式;中、越、老、缅边境地区存在不同的能力建设需求,但均表达了对艾滋病防治资金和设备的支持需求。76.9%~92.3%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作用尽管有限,但其积极作用可见一斑,尤其体现在知识面扩展、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和服务效率提升等几个方面。结论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双边能力建设活动为增进双边互信、提升双边艾滋病联防联控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动员双边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展更有效的能力建设方式,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方能适应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的长远需求。
杨芳李乙萍赵磊郑婕李蕾李达施怀海王晓丹
关键词:艾滋病
昆明市某中学初中生成瘾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短视频需求调查
2025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对成瘾问题的认知水平、信息获取途径以及对科普短视频内容的兴趣偏好,为制定更有效的青少年成瘾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加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拟问卷于2024年5月对昆明市某中学初中部的938名学生进行调查;使用R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7%的受访者自评对成瘾问题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绝大多数受访者(87.53%)认为成瘾是一种“对某种物质或行为的过度依赖”,或者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欲望”(79.00%)。毒品(94.67%)、烟草(86.78%)和电子烟(79.42%)被认为是最可能导致成瘾的物质,只有46.80%的人认为药品(处方药)具有成瘾潜力。受访者主要通过学校课程(72.92%)和社交媒体(63.86%)获取成瘾相关知识。在成瘾预防短视频需求和偏好方面,受访者对新型物质成瘾(63.01%)、网络成瘾(81.56%)、情绪管理(56.72%)和压力应对(55.54%)等主题关注度较高,更喜欢新颖有趣(63.22%)、互动性强(62.26%)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58.85%)的内容,视频类型、风格和叙事方式则偏好动漫类型(51.39%)、幽默诙谐的风格(65.25%)和真实案例分享(67.80%)。[结论]青少年对成瘾知识有一定了解,成瘾相关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显不足,且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李蕾王晓丹李达刘娜赵磊
关键词:成瘾行为健康教育教育技术
云南某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现状评估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云南某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为提高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某高校从事健康教育教师16人、健康教育相关管理者14人和学生同伴教育骨干115人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评估相结合方法,对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健康教育课程的可接受性以及健康教育发展需求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云南某高校学校健康教育已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架构,实现了分级管理,健康教育涵盖了心理健康、禁毒防艾教育、性与生殖健康、应对不良生活方式4个模块,健康教育教师师生配置比约为1∶4750。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着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师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能力建设资源投入不足、学生参与性欠佳、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机制等问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总体评价较高,平均达4.00±0.95分。[结论]建立健全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机制,构建健康教育监督评估体系,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提高教师知识和教育技能储备,整合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重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有序发展。
杨芳郑婕杨斌赵锦平李蕾赵磊李达王晓丹施怀海
关键词:高校健康教育
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脆弱性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交界的部分边境地区的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脆弱性进行现状评估,为构建跨境双边合作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综合采用现有资料回顾、焦点问题小组讨论、个别深入访谈、现场非参与性观察的方法进行。[结果]云南省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流动性大和隐蔽性强的特征,人群规模估计困难;存在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多性伴、新型毒品滥用等多种感染艾滋病和家庭内传播的风险性因素;受政策限制、尚未建立有效的双边合作工作机制以及缺乏长期稳定的资源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服务资源匮乏、利用不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而加剧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结论]跨境重点人群对云南省艾滋病疫情的影响不断凸显,且具有感染艾滋病的多重危险因素,是感染、跨境和家庭内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脆弱人群和重点人群,这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需要动员跨境双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资源,逐步形成跨境重点人群监测—预防—干预—随访管理与关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李乙萍杨芳李建华李洲林施怀海郑婕李昕悦冯煜李达
关键词:HIV/AIDS脆弱性
云南省部分边境地区跨境重点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脆弱性评估
目的:对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交界的部分边境地区的跨境重点人群(包括跨境注射毒品者、跨境性工作者、跨境长卡司机、跨境务工人群、跨境婚姻人群、跨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脆弱性进行现状评估,以为构建跨境双边合...
李乙萍杨芳李建华李洲林施怀海郑婕李昕悦冯煜李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