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股市过度反应实证分析
-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为资本资产定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大量实证研究的推进,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异象”,其中股市过度反应较为典型,有效市场假说却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随着行为金融...
- 岳婷婷
- 关键词:金融市场股市波动CAPM模型
- 文献传递
-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效率研究——基于财政分权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基于财政分权视角,本文首先分析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效率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以及财政分权对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效率的影响,再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不含西藏、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及台湾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东部与西部地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效率更高,而中部地区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通过影响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财政分权有助于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效率的提升,且对于劳务输入与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地区的影响更明显。我国应持续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并在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跟踪督查的同时,不断开发农村金融新产品、加大企业下沉乡村和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
- 刘斌斌岳婷婷
- 关键词:财政分权
-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能有效促进农民绝对收入增长,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粮食功能区差异。机制分析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土地生产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关注度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构建“政策聚焦-要素优化-空间协同”的三维推进体系:宏观层面健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中观层面强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提升,空间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以此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 张晋晋岳婷婷
- 关键词: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