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
-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沁水盆地安泽地区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被引量:9
- 2017年
- 通过对沁水盆地安泽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区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的岩石学特征、构造、顶底板岩性是影响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安泽区块煤储层含气量受煤阶影响,表现为: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吸附能力整体增强,含气量增大。局部区域,煤层气含量受煤层埋深、断层、褶皱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构造平缓带,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在构造活动带,正断层上升盘含气量明显低于下降盘含气量,断层对煤层气的逸散作用明显。此外,泥岩顶底板封盖较砂岩顶底板封盖能力强。
- 侯月华姚艳斌钟林华陈龙伟陈杨黄赛鹏
- 关键词:煤层气富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
- 基于对应分析技术的煤体结构判别:以沁水盆地安泽区块为例被引量:18
- 2016年
- 准确预测煤体结构平面与纵向分布规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安泽区块13口探井88个煤样的6种测井数据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煤芯获得的不同煤体结构的样品点在对应分析获得的因子载荷图中聚类分布(对应分析划分结果与岩芯获得的煤体结构类型吻合度高达97.7%),可据此划分区内其他井的煤体结构类型并预测全区煤体结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纵向上,原生结构煤发育于煤层的顶底两端,碎粒结构煤发育于煤层中部,碎裂结构煤多发育于原生、碎粒结构煤之间;平面上,北部及南部An12井附近原生煤和碎裂结构煤发育(Ⅰ区),南部An28井与An22井附近和中南部断层F1与F2附近发育碎粒结构煤(Ⅱ区);安泽区块Ⅰ区较南部和中南部Ⅱ区储层条件相对有利。
- 侯月华姚艳斌杨延辉蔡益栋陈杨
- 关键词:煤体结构测井
- 郑庄区块煤层气评价井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结合郑庄区块50口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压裂施工数据,划分压裂施工曲线类型,分析不同曲线类型的压裂效果,研究压裂效果地质影响因素,综合不同区域地质影响因素进行压裂区优选。结果表明:郑庄区块压裂曲线可以分为稳定型、稳定波动型、下降型和波动型4种,对应压裂效果由好变差。在工程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研究区气井压裂效果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其中煤体结构是主控因素,构造条件和地应力次之,三者通过影响压裂裂缝形态和扩展方式影响压裂效果,埋深是通过影响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影响压裂效果的间接因素,各个地质因素同压裂曲线类型之间有良好的配伍关系。根据不同区域地质影响因素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主要区域,可用于指导研究区压裂施工。
- 谢楠姚艳斌杨延辉陈杨
- 关键词:压裂效果地质因素
- 郑庄区块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为了研究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15口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的微地震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压后裂缝方位、长度和高度等参数,从煤岩学特征、岩石力学特征、地应力条件及煤岩裂隙发育特征4个方面综合研究了压裂裂缝扩展的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郑庄区块区压裂裂缝方位近NEE向,与区域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相近,垂直裂缝发育;演化程度较高的煤层更易形成长缝,且煤岩显微组分含量与压后缝长有一定相关性;裂缝长度随煤岩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限制了裂缝纵向扩展;随埋深增加,煤储层闭合应力增大,但裂缝长度与煤层埋深负相关性较弱,原生裂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裂缝扩展。
- 陈杨姚艳斌崔金榜汤继丹喻鹏孙泽良
- 关键词:煤储层水力压裂地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