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栋

作品数:24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木犀
  • 10篇短丝
  • 7篇植物
  • 7篇群落
  • 5篇环境解释
  • 3篇映射
  • 3篇映射网络
  • 3篇特有植物
  • 3篇特征映射
  • 3篇自组织
  • 3篇自组织特征映...
  • 3篇自组织特征映...
  • 3篇网络
  • 2篇扫描电镜
  • 2篇胚乳
  • 2篇区系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种皮
  • 2篇种子
  • 2篇转录组

机构

  • 19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三江学院
  • 1篇长江水资源保...

作者

  • 19篇杨国栋
  • 11篇王贤荣
  • 10篇陈林
  • 6篇伊贤贵
  • 4篇李龙娜
  • 4篇段一凡
  • 3篇陈林
  • 1篇林国俊
  • 1篇张志敏
  • 1篇邱靖
  • 1篇尤禄祥
  • 1篇陈雨婷
  • 1篇戴亚平
  • 1篇王鹏程
  • 1篇朱弘

传媒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3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有植物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利用MISA软件对短丝木犀花和叶芽转录组测序得到的92 798条独立基因(unigenes)进行SSR位点查找和分析,共搜索到11 881个SSR位点,除单碱基重复外,SSR出现频率为4.64%,分布密度为1/15.02 kb。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为短丝木犀SSR主要重复单元类型,分布占SSR总数的66.35%和30.42%。其中AG/CT和AAG/CTT分别为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单元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各自重复单元的63.21%、30.38%。短丝木犀SSR多为重复长度小于20 bp的短序列,长度大于20 bp的SSR仅占总数的13.47%。同时发现短丝木犀SSR的频率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08。另外,设计筛选得到2 435对SSR引物。短丝木犀转录组SSR位点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多态性潜能较高。
陈林李龙娜杨国栋戴亚平
关键词:特有植物微卫星转录组测序
珍稀植物短丝木犀繁育系统与种子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是木犀属少数春季开花的种类之一,为我国特有植物,花大而芬芳,极为美丽,20世纪初在英国、欧美等国家在园林中已有应用,但在中国尚未被开发利用。其模式产地为四川...
杨国栋
关键词:种子传播
文献传递
短丝木犀种子成熟过程中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种子具有休眠习性,自然生境下有隔年萌发的现象,限制了短丝木犀种群的繁育和扩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揭示短丝木犀种子休眠产生的原因,探究其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结构和胚乳内含物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短丝木犀种子种皮表面和内部均含有蜡质,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蜡质积累形成蜡层,提高了种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对种子吸水造成阻碍;(2)短丝木犀种子发育过程中,薄壁细胞逐渐分化为栅栏细胞,成熟种子的种皮由角质层、栅栏细胞层、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角质层和栅栏层影响了种皮透水、透气性,是造成短丝木犀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3)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短丝木犀种子发育初期,胚乳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随着种子发育,细胞器逐渐溶解,细胞核失水缩小,脂滴和脂蛋白的不断集合扩大,说明随着短丝木犀的自然成熟,大分子的贮藏物质也随之增加,导致种子物质代谢活动降低,是短丝木犀种子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杨国栋钱慧蓉陈林陈林
关键词:种皮胚乳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西藏错那县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了解西藏错那县的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特征,为该地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利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及植物资源学方法,对错那县种子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06科416属874种,表现出丰富的植物资源,主要以药用、观赏、食用和材用4类为主,开发利用价值高。2科属组成中,23个优势科(≥10种)占该区域所有植物科属的66.83%和73.91%;而属的组成优势不明显,以单型属或少型属为主。3错那县植物区系成分在科的水平上主要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属水平上则以温带成分占优势,特有成分少。4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错那与色季拉山的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是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温、热带区系成分在科、属水平的差异表明,温带成分在区系近期发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符,是西藏植物区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丰富的植物资源需要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陈林杨国栋林国俊伊贤贵李龙娜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植物资源
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宁波木犀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样方调查,对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的宁波木犀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1科127属149种,其中蕨类共8科14属16种,种子植物63科113属133种,其中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山矾科、蓝果树科、冬青科是群落优势科,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郁闭度较高,常绿成分占绝对优势,以青冈为建群种,宁波木犀、油茶、米槠等为伴生种,其中宁波木犀种群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不均衡,缺乏成年大树,受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陈林杨国栋杨国栋孙李勇李龙娜
关键词:种群特征
特有植物短丝木犀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利用MISA软件对短丝木犀花和叶芽转录组测序得到的92798条unigenes进行SSR位点查找和分析,共搜索到11881个SSR位点,除单碱基重复外,SSR出现频率为4.64%,分布密度为1/15.02kb.二碱基和三...
陈林李龙娜杨国栋戴亚平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
文献传递
短丝木犀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基于DNA混合池的引物快速筛选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采用L9(2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短丝木犀的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同时设置12个不同的温度梯度优化引物退火温度;利用优化后的体系以50对候选SSR引物为对象,对6个短丝木犀基因组DNA样品等量混合,进行PCR扩增筛选引物。结果表明,第一,短丝木犀SSR-PCR最优反应体系为:1.0μL50ng/μL模板DNA,1.0μL 100μmol/L引物,12.5μL 2×Taq PCR Master Mix,补ddH2O至25μL;第二,DNA混合池方法比常规的筛选方法具有效率高,实验资源消耗低的优点,可用于短丝木犀SSR引物的大量筛选;第三,最终筛选出10对具有高多态性、高稳定性且重复性好的SSR引物。本研究旨在建立适合短丝木犀的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并以DNA混合池为模板进行引物筛选,为短丝木犀引物的大量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钱慧蓉陈林杨国栋杨国栋王贤荣
关键词:SSR-PCR引物筛选
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的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M.Roem.)自然居群5个典型生境(乔木林地、林缘、弃耕地、荒坡和灌木林地)的物种组成和α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最小生成树(MST)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SPPA)分别研究水仙自然居群物种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水仙与其伴生种的种间关系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5个生境共有植物28种,其中,乔木林地、林缘、弃耕地、荒坡和灌木林地分别有16、13、9、8和8种。5个生境中水仙的重要值均最高。弃耕地和乔木林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灌木林地和林缘其次,荒坡最低。5个生境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弃耕地和乔木林地聚为一组,其他3个生境聚为另一组。CCA排序结果显示:水仙的分布与坡度呈负相关,与土壤的电导率、含水量和温度以及坡向和海拔呈正相关,说明水仙适宜生长于坡度平缓以及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和温度适中的生境。MST分析结果显示:水仙与其伴生种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n.)、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的种间关系最近,这3个伴生种应作为水仙自然居群恢复生物治理的重点防控对象。SPPA分析结果显示:荒坡中水仙群丛分布数量相对较多,集中分布于东北角,西部和南部较少;在0.0~0.1 m尺度时,水仙群丛表现为随机分布;在大于0.1 m尺度时,表现为集中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坡的弃耕地,海岛生境异质性与自身繁殖特性是影响南麂列岛水仙自然居群恢复的关键因素,建议对水仙群落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和相关研究,并结合岛屿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朱弘朱弘尤禄祥伊贤贵尤禄祥段一凡伊贤贵王贤荣
关键词:南麂列岛水仙
宝华玉兰生存群落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排序与分类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的种群分布规律及其濒危原因,进一步揭示宝华玉兰野生种群与群落及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对宝华玉兰生存群落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以期为保护和管理宝华玉兰种群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结果如下:①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宝华玉兰天然更新缺乏,且紫楠Phoebe sheareri,建始槭Acer henryi等优势种占据了主要生存空间与资源,影响了宝华玉兰种群增长和发展,使其在群落中处于不稳定地位;②SOM将40个样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界限清晰,排序结果与优势种实际分布情况吻合,说明SOM的分类结果具有合理性;③环境因子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宝华玉兰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半阳坡,种群分布主要受到坡向和坡度2个环境因子的影响,由于宝华玉兰自身生长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的特殊性和不适应性,造成了其濒危现状;④SOM具有高度非线性拟合的特点,且能够同时进行排序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呈现样方之间的相似性,说明SOM应用于群落分类和排序,反映种群与群落及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是合适的。
王鹏程杨国栋杨国栋钟育谦翟飞飞张贵宝邱靖陈林邱靖陈林
关键词:植物学排序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对其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宝兴县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阐明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的分布与土壤养分的策应关系,为保护与恢复衰退的短丝木犀种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东拉山地区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山地,山体较为活跃,土壤保水力、持肥力较低,仅有短丝木犀等少数耐瘠薄的物种才能够完成生活史。(2)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群落土壤中有机物、氮、磷和钾的含量显著相关,其中全N、P和K营养元素决定了短丝木犀群落的更新繁衍方式。(3)土壤作为整个短丝木犀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达到物质能量的平衡,使得短丝木犀群落在地理隔离间形成适用自身群落生长的小生态系统的"孤岛"。
杨国栋钱慧蓉陈林陈林
关键词:GIS空间分析群落土壤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