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1篇土壤
  • 1篇土壤PB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尿素
  • 1篇硫酸铵
  • 1篇河道
  • 1篇河道沉积物
  • 1篇PH值
  • 1篇ZN
  • 1篇沉积物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建
  • 1篇郎咸东
  • 1篇陈蓉
  • 1篇彭益书
  • 1篇杨瑞东
  • 1篇张云鹤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尿素、硫酸铵处理对土壤Pb、Zn、Cd形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以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剂量尿素、硫酸铵施入后土壤重金属Pb、Zn、Cd形态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污染土壤p H值逐渐降低,28 d后达到稳定,土壤p H值由原土样的7.87降至7.15左右;Zn污染土壤p H值先降低后升高,在28 d时降为最低,p H值为7.22;Cd污染土壤p H值逐渐降低,42 d后达到稳定。交换态Pb、Cd所占比例先降后升,而Zn先升后降,且交换态Pb所占比例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碳酸盐结合态Pb、Zn、Cd与土壤p H值呈明显正相关,且Cd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而Pb、Zn与土壤p H值无明显关系,其中Zn、Cd均先降后升。有机结合态Pb、Zn、Cd所占比例在35 d内均与土壤p H值呈正相关,35 d后比例骤然增加,且其变化与土壤p H值无显著关系。残渣态Pb、Zn、Cd均先升后降,且与土壤p H值无明显关系。尿素及硫酸铵施入重金属污染土后,短期内约28 d对土壤Pb、Zn、Cd起钝化作用,Pb、Zn、Cd最高钝化量分别为各自总量的11.82%、11.44%、50.00%以上。
傅成诚张建
关键词:尿素硫酸铵重金属PH值
水城三岔河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查明水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水城三岔河流域大湾段河道沉积物进行分层采样,分析7种重金属(Cd、Pb、Zn、As、Cu、Hg、Ni)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三岔河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呈现明显的上下游差异和垂直分布差异。在泥煤层,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了最大值,泥煤层严格控制着重金属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是三岔河重要的"二次污染"支援。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RI值在1 502~17 690之间,处于很强的生态风险水平。
张建杨瑞东彭益书张云鹤郎咸东
关键词:河道沉积物重金属
贵州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采集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As、Cd、Ni、Cr、Pb、Cu和Zn等7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探讨不同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表层土壤As、Cd、Cu、Ni、Pb、Zn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46、1.17、71.19、29.96、27.34、100.34、13.31 mg/kg,仅Cd元素存在超标现象,均值超标倍数为1.95,样点超标率为48.49%;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评价结果一致,分区污染程度表现为盘县>水城>六枝;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各种重金属富集特征基本一致,区域不存在As、Cr、Ni、Pb、Zn和Cu污染,仅Cd为轻微富集;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得出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的污染指数为0.73,环境质量分级为"无污染"。不同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差异,建议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慎重选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参考标准。
张建郎咸东陈蓉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