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基因簇
  • 2篇真空泵
  • 2篇生物气溶胶
  • 2篇瓶体
  • 2篇气溶胶
  • 2篇柱头
  • 2篇吸入
  • 2篇链霉菌
  • 2篇磁力搅拌器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新基因
  • 1篇驯化
  • 1篇氧化硫
  • 1篇氧化硫硫杆菌
  • 1篇异源
  • 1篇异源表达
  • 1篇整合酶
  • 1篇整合位点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基因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天...

作者

  • 8篇王璐
  • 4篇谭华荣
  • 4篇牛国清
  • 2篇刘浩
  • 2篇卢维来
  • 2篇付钰
  • 2篇江玲娟
  • 1篇张小霞
  • 1篇韩一凡
  • 1篇王璐
  • 1篇黄志勇
  • 1篇田宇清
  • 1篇王敬敬
  • 1篇赵维
  • 1篇李金娥
  • 1篇王震
  • 1篇杜德尧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2015中国...
  • 1篇第二届中国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兽疫链球菌中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高通量筛选及克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中透明质酸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基因已经被研究得比较透彻,探究一种挖掘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策略。【方法】利用自杀质粒p SET4s::sac B在宿主基因组中的随机整合作用,筛选具有表型差异突变菌株构建突变体库,进一步利用连接介导PCR(Ligation mediated PCR,LM-PCR)方法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质粒整合位点,通过基因无痕敲除和回补实验验证插入位点。【结果】构建了包含150株具有表型差异突变株的突变体库;以荚膜合成能力缺失的1号突变株(M1)作为基础研究对象,检测到自杀质粒整合到基因组458 960位点上,破坏了编码塔格糖-6-磷酸激酶的lac C基因;无痕敲除lac C基因得到Δlac C,表型分析发现Δlac C表现为粘性荚膜特性;进一步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除了lac C基因位点存在插入突变,206 613位点存在碱基G缺失,导致编码透明质酸合成酶的has A基因发生移码突变,且回补has A基因后,M1恢复粘性荚膜合成能力。【结论】M1突变株粘性荚膜合成能力的缺失由has A基因功能缺失引起,与lac C基因功能缺失无关。初步建立了兽疫链球菌中高通量筛选与透明质酸合成相关新基因的策略,为今后挖掘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毕亚丽王震王璐刘浩
关键词:透明质酸兽疫链球菌突变体库整合位点
一种基于旋转液腔的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旋转液腔的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收集瓶中加入收集液,将所述收集瓶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并通过所述磁力搅拌器使所述收集液形成旋转液腔;其中,所述收集瓶包括瓶体...
付钰许添顺卢维来王璐李焓菲
文献传递
玫瑰孢链霉菌中mureidomycin隐性基因簇的激活及其产物鉴定
链霉菌是抗生素等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链霉菌基因组的数量不断增多,序列分析发现链霉菌基因组中蕴含了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这些基因簇中除了少部分的产物被分离鉴定外,还有大量的活性产物资...
江玲娟王璐牛国清谭华荣
关键词:基因簇
BT1整合酶介导的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的克隆
链霉菌是一类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无与伦比的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负责这些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基因一般以成簇的形式排列,其大小从几kb 到100 kb 不等.为了研究这些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克隆其完整...
杜德尧王璐牛国清谭华荣
黄铁矿生物浸出菌群的驯化及其优势物种与功能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生物浸矿效果与浸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解析浸矿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于进一步认识微生物在浸矿过程中的作用、构建高效菌群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驯化获得稳定高效浸出黄铁矿的微生物菌群,并解析其菌群结构和功能。【方法】以黄铁矿为能源来源将微生物菌群在9K培养基中长期传代转接,对比驯化前后菌群的铁硫氧化能力,利用宏基因组测序结合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对驯化后的菌群进行群落结构解析,通过分化培养实验,探究驯化后菌群中优势微生物在浸出黄铁矿过程中的功能,结合宏基因组功能注释结果分析驯化前后菌群功能基因的变化。【结果】通过为期10代的转接驯化,获得了组成稳定、浸矿功能提升,更加适应黄铁矿浸出环境的微生物菌群。基于宏基因组的结果,驯化后的菌群相对于驯化前,嗜酸硫杆状菌属(Acidithiobacillus)和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的比例均上升;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检测结果显示,驯化后菌群主要由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耐热硫化芽胞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tolerans)这2种微生物组成。驯化后菌群的铁氧化能力提升15.15%,硫氧化能力提升70.86%。对菌群的浸矿效果和组成它的优势种属单独的浸矿效果进行比较,以浸出黄铁矿中总铁的含量计算,驯化后5Biol菌群16 d的浸出率可达81.18%,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和耐热硫化芽胞杆菌(S.thermotolerans)单独的浸出率分别为51.86%和37.65%,5Bio菌群的浸矿能力优于组成它的优势种属的单独浸矿能力,说明菌群内优势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使得其浸矿效果达到了单物种不能达到的效果。通过分化培养后菌群组成的变化,判断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的主要作用是硫的氧化,而耐热硫化芽胞杆菌(S.thermotolerans)的主要作用是铁的氧化,耐
王璐王璐赵维韩一凡韩一凡王敬敬张小霞
关键词:驯化氧化硫硫杆菌
一种基于旋转液腔的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旋转液腔的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气溶胶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收集瓶中加入收集液,将所述收集瓶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并通过所述磁力搅拌器使所述收集液形成旋转液腔;其中,所述收集瓶包括瓶体...
付钰许添顺卢维来王璐李焓菲
文献传递
apsamycin隐性基因簇的激活及其产物分析
王璐江玲娟牛国清谭华荣
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改造及其异源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异源表达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为尼可霉素核苷和肽基缩合机制研究以及尼可霉素与其它核苷类抗生素的组合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以含有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pNIK为出发质粒,通过PCR-targeting的方法,将基因簇中san G和san F的启动子替换为组成型hrd B启动子,构建重组质粒pNIKm。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分别将pNIK和pNIKm导入天蓝色链霉菌M1146中,获得异源表达菌株M1146-NIK和M1146-NIKm,并通过RT-PCR检测基因簇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抗菌活性实验和产物的分离鉴定,比较M1146-NIK和M1146-NIKm的抗菌活性和尼可霉素的产生情况。【结果】pNIK和pNIKm在异源宿主天蓝色链霉菌M1146成功表达;M1146-NIK和M1146-NIKm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M1146-NIK和M1146-NIKm均能产生少量的尼可霉素X、Z和假尼可霉素Z;M1146-NIK大量积累尿苷,而M1146-NIKm大量积累尿苷、核糖基-4-甲酰-4-咪唑-2-酮和吡啶同型苏氨酸。【结论】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成功异源表达,并分离鉴定了尼可霉素产物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体。本研究将为尼可霉素核苷和肽基缩合的酶学机制研究以及尼可霉素与其它核苷类抗生素组合合成新型杂合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王璐杜德尧李金娥田宇清刘浩牛国清谭华荣
关键词: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异源表达抗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