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 作品数:4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伴肺结核的阴部、肛周发疹性瘙痒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病1例
- 2024年
- 患者男, 79岁, 因阴部、肛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 自行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瘙痒不能控制, 于2021年5月28日就诊。既往冠心病病史20余年, 长期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20粒,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5 mg/d;失眠病史10余年, 长期口服阿普唑仑片0.8 mg/d, 复方枣仁胶囊每日1粒;20余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手术;2年前因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部分切除手术;40余年前患十二指肠溃疡, 已治愈;40余年前患肺结核, 自诉已治愈。否认既往汗孔角化病病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 李琳郭涛张峻岭何俊辰宋蒙蒙
- 关键词:肛周汗孔角化病肺结核发疹性阴部丘疹型
- 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报告1例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患者女,43岁,因双手甲皱、前胸及耳郭多发暗红色结节4年,双手关节炎病史5年,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淋巴结肿大和内脏占位。辅助检查:双手X线片:远节指间关节面下骨质欠光整,关节面骨质硬化。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组织细胞数目增多,并见多核巨细胞,细胞膜清楚,内含均匀细颗粒状物质,呈“毛玻璃”状,PAS(+)。免疫组化:组织细胞CD68阳性,S-100和CD1a阴性。诊断: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 张秀君郭涛顾安康
- 栗锦迁教授从瘀论治皮肤病经验
- 2025年
- 《说文解字》云:“瘀,积血也”。瘀血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又是引起诸多临床病证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瘀血为核心的血瘀理论是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研究者们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应用于血瘀证的研究,揭示其在多种病理过程中的作用[2]。许多皮肤病的发生与血瘀的变化密切相关,血瘀理论在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3]。
- 郭涛李琳栗锦迁
- 关键词:中医学说从瘀论治中医治疗皮肤病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
- 中药治疗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证治规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总结栗锦迁教授治疗有效的医案,了解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门诊患者信息,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临床病例,规范化临床诊断、症状、体征描述和中药名称,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获取相关数据。结果收集病例47例,涉及症状97个,高频症状7个;舌质8种,高频舌质4种;舌苔8种,高频舌苔4种;脉象11种,高频脉5种;中药87味,高频药19味;方剂13个,高频方6个;药性以温性、平性、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经为主;用药以补虚药、理气药、升提药、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茯苓、黄芪、枳壳、党参最为常用,其中黄芪、茯苓用量较大,药量变化最多;升陷汤是最常用方剂。结论栗锦迁教授治疗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用药多偏补气,多用升陷汤,配合理气、升提、活血、祛痰等药物治疗。
- 姜立根孙永丹郭涛卢增珍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药治疗名医经验
- 乳房外Paget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表皮内腺癌。检查方法有组织病理、免疫组化、非侵入性检查(包括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Mohs显微外科手术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法,其他疗法有咪喹莫特、光动力疗法、曲妥珠单抗以及全身化学疗法等。本文对乳房外Paget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治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程晓蕾孙晨薇陈宏郭涛
- 关键词:乳房外PAGET病
- 右侧腰腹部带状疱疹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误诊为胆囊炎1例
- 患者,男,67岁,入院7天前,因右侧腰腹部疼痛,诊断为胆囊炎。皮肤专科检查:右侧腰腹部带状红斑,上覆簇集性水疱及血疱。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未见异常;心电图,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尿常规:酮体(+),立位腹平片示:...
- 郭涛
- 关键词:带状疱疹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硬皮病合并肝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患者女,72岁,主因“面部、双手硬化性斑块10余年,加重1个月余”入院。诊断:系统性硬皮病(SSc)。入院后予甲强龙60 mg/d(合泼尼松75 mg/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予桂枝红花汤煎服,出院后激素逐渐减量。
- 于研李梦琳郭涛王磊马秀亮张峻岭
-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
- 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3年
-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常见的表皮下水疱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典型表现为紧张性水疱、大疱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目前研究发现,嗜酸粒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大多数BP患者的外周血、疱液及皮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也有不少研究发现,嗜酸粒细胞及其相关因子与BP的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该文对此进行综述,为临床皮肤科医生判断BP患者的疾病发展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 林秋萍王甜雪于研郭涛张峻岭
- 关键词:疾病严重程度嗜酸粒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的广泛纤维化和血管病变。由于SSc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目前常规的治疗方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其在SSc中的治疗中展现出精准快捷的优势和潜力。根据SSc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生物制剂在治疗中通过靶向抗体,抑制细胞因子,免疫调节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 原晋湘刘绿野王甜雪王绍瑜韦思帆姚心怡高文丽李娟郭涛张峻岭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生物制剂自身免疫性疾病
- 黄连膏在皮肤科应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黄连膏作为唯一一款进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的外用膏剂,在皮肤科、烧伤科、肛肠科和血管外科应用广泛。作为全国多家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黄连膏处方组成大都来源于临床验方,其制备工艺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围绕黄连膏组方及制备工艺以及在皮肤科的相关应用展开综述,并探讨中药软膏剂制备前景。
- 李琳何俊辰李梦琳王甜雪张峻岭郭涛
- 关键词:黄连膏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