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疼痛干预护理对静脉输液中局部疼痛的护理效果观察
- 2019年
- 在临床病例分析之后,预期在静脉输注中缓解穿刺部位局部疼痛的有效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输注的满意度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住住院部的100名住院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改良压缩法等疼痛干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无疼痛14例,轻度疼痛23例,中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4例。对照组无疼痛9例,轻度疼痛17例,中度疼痛13例,重度疼痛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陈瑶韩薇
- 关键词:静脉输液局部疼痛护理效果
- 老年疼痛护理的进展
- 2019年
- 疼痛学就疼痛定义成疼痛是一个非愉快的感觉、情感的体验,一般都发生或者是引起了各种组织的损伤,乃至继续组织损伤的特殊表现。在现阶段,疼痛已经成为四大生命体征以外的第五生命体征,在现阶段,我国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5亿左右,占据了总人口的11%,按照国际标准分享得知,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中就有80%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相比,更加容易诱发疼痛,各种疼痛发生率也在增加,结合相关的研究分享得知,老年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是25%-50%,其中有45%左右的疼痛患者其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些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护理和治疗。疼痛护理作为疼痛诊疗的一部分,在近些年来,疼痛护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疼痛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韩薇陈瑶
- 关键词:老年患者疼痛护理慢性疼痛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0年
- 对关节置换手术后的疼痛护理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的治疗,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有82例,对照组主要是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则是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之后的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都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关节置换手术的针对性疼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在临床上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 张素华韩薇
- 关键词:疼痛护理护理干预
- 探析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 2021年
- 分析探究疼痛科的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护理的措施。方法:在2019年的1月至2020年的1月,就本院疼痛科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出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一共有430例,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一共出现了7例的不良护理事件,其中包含三例跌倒、两例晕厥、一例漏服药、一例导管滑脱的情况,事故的发生率为1.63%。结论:在开展疼痛科的住院患者护理阶段,极易产生多种不安全的事故,为对安全事故产生概率进行降低,还需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和强化基础管理的工作。
- 张素华韩薇
- 关键词:疼痛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 浅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心理护理的疗效
- 2016年
- 浅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部80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给予心理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疗效等方面情况。结果:研究组止痛时间(4.52±0.89)天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8.54±0.54)天(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2.41±0.09)分明显优于参照组(4.85±0.27)分(P<0.05)。结论:给予PHN患者心理护理,不仅可缩短止痛时间,而且可缓解其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韩薇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心理护理
- 疼痛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实施
- 2017年
- 分析疼痛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的6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的疼痛程度更轻,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实施疼痛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预后。
- 韩薇
- 急诊疼痛护理与镇痛研究进展研究
- 2020年
- 疼痛主要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情绪感受,还伴随着潜在的组织损伤。在上个世纪的末期,美国的疼痛学会主席就提出把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加强对疼痛重视感。镇痛需要贯穿至住院前、急诊、住院后的治疗这三个阶段,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集中在对住院患者疼痛的控制,在住院之前和急诊阶段,镇痛依旧是疼痛管理中比较薄弱的方面。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急诊疼痛护理和镇痛的研究进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 韩薇耿丹
- 关键词:急诊疼痛护理临床镇痛
- 探析护患沟通在疼痛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1年
- 对疼痛科护理阶段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分析,阐述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选取了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110例的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成员为55例。对照组的患者主要是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护理主要是采用护患沟通的方法,最后再观察期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之前,两组VAS评分是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是明显对于对照组的,护理的满意效果高出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结论:疼痛科的护理阶段采用护患沟通的方法之后,可以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减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的程度。
- 韩薇耿丹
- 关键词:护患沟通疼痛科